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清明上河圖,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王野等人,也是面無表情,並沒有人出來頌聖。
宋太宗兩次出征燕雲的失敗,是宋人心中永遠不能抹去的傷痛,以開國帝王的英明,彼時宋軍的善戰強盛,遼國又是孤兒寡母當政,國力很弱,結果幾次仗打下來,都是宋朝大敗虧輸,甚至宋太宗的屁股上還中了一箭,差點兒丟了性命。
如此一來,後世帝王,又有誰敢輕言收復燕雲,更何況趙桓也就是剛剛從危機中脫身罷了。
半響過後,張浚方勉強一笑,向皇帝回覆道:“願陛下善始全功,小心謹慎才是。”
“卿的意思朕明白,不過朕的報負,朕看卿現下還不能明白。”
趙桓也不與這些臣子計較,只是輕言淡語,將此事揭了過去。又向張浚問道:“潼關、張俊所部,可有訊息傳來?”
張浚並不答話,向著樞密同知王野略一示意,對方立刻上前,躬身奏道:“臣一直在樞密靜等訊息,傍晚時分,潼關趙使相傳來訊息,潼關駐軍聽得陛下命令,並沒有調動一兵一卒,關城對面,敵人也並沒有什麼異動。臣已擬了回書,命人星夜送回,將長安情形報與趙使相知道,讓他可以相機行事。”
趙桓點頭一笑,答道:“不錯,你做的很好。”
王野又道:“至於張浚所部,卻是尚無訊息,臣已多派人手,趕往延州各處,務要尋著張部,明白回報。”
提起此事,張浚與王野等樞府官員,都是面露憂色。張俊是統兵大將,幾萬敵兵過境,不可能真正瞞過宋朝兵將,只是求個兵貴神速出奇不意罷了,長安一戰已經幾天功夫,加上敵人當初過河時也必有訊息,而張俊所部距離並不很遠,應該早就知道訊息,星夜來援才是。就算兵馬被河東的敵人拖住,也該有信使前來,使得皇帝放心。結果這幾天來,不但尋不著張俊所部的蹤影,就是連個使者也沒有,卻不得不使樞府上下極為憂心。
見他們如此,倒是趙桓主動安慰,只笑道:“張俊才能雖然並不出眾,也是老行伍了,幾萬精兵在他手中,金兵主力又多在潼關附近,這幾萬人剛在咱們手裡吃了虧,他那裡能有什麼事。左右是被拖住了,信使又出了麻煩罷了。”
說到這裡,他卻是皺眉道:“曲端的信鴿不知道弄的如何了……”
話音未落,卻聽得有人倉皇大叫,驚道:“快請官家出來暫避,城西起火。”
第五十一章 潼關大戰(22)
此話一出,閣內所有的大臣近衛都是臉上變色。宋人已是擁有初步規模的商品經濟和眾多的市民階層,如此一來,必然導致城市內居民變多,極盛時的開封,人口就已經超過了盛唐的長安。而是本著方便市民的精神,並不象唐朝是那樣坊市分明,如同棋盤,而是亂七八糟,城市內居民區和貴人區胡亂建造,市場星羅棋佈,混亂不堪。是以立國百多年來,每一年都有大量的火災發生,最嚴重的一次東京大火,將皇宮都燒了一半。
因著懼怕火災,宋朝已經擁有了規模建制的消防隊,有著嚴格的滅火法規,饒是如此,因為民居混雜,又多是木製,所以火災仍然頻繁發生,而一旦起火,就很可能無可遏制,將一個城市燒成白地的情形,屢有發生。
前車之鑑如此慘痛,所以在場諸人一聽說城西起火,便是神情緊張之極,有幾個少年侍衛,不待趙桓吩咐,便已經疾奔出閣,在石階上看向城西。
舉目西顧,卻只見火光已經直薄天際,燒的老高,各人站的極高,影影綽綽中,好象看到無數百姓在火光中奔逃,房屋坍塌,火舌肆虐,席捲著世間一切生靈。
各人臉上變色,面面相覷,終有人忍不住叫道:“一定是因為金狗來攻,陛下忘了祭祀火德真君,真君顯聖,降禍給長安!”
在他們之後,張俊等人也相隨而出,臉色陰沉,一起看向城西大火。
宋人以火德立國。到處都是祭祀火神的寺廟道觀,偏生火災又最多,而火災一多,則祭祀火神的寺廟香火就越發繁盛,更容易引發火災。如此一來。形成一個惡性迴圈,難以破解。
趙桓就是有鑑於此,才刻意開始不在宮中祭祀,最少也是減少祭祀,然後禁止民間在民居擁擠的地方興建祭祀用地祠堂寺廟,以慢慢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損失。
這一次長安被圍之前,他便有好久不曾祭祀火德真君,宮中私下傳言。對他的做法頗有異議,只是皇帝在人們心中等若是真龍化身,皇帝不鳥火神,旁人卻也無甚話說,這一次城中大火。若是損失極大,只怕宮中口風傳出,在百姓間眾口相傳,經有心人一挑唆,就是洗不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