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這些心態是必需的,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此時的張某儘管已考上了大學,但面對眾多男生愛慕的目光,她心如止水,因為她認為陳某是為了自己才去偷的,所以她決心用自己一心一意的愛去陪伴陳某一生一世。因此幾乎每個節假日她都要帶著食品去監獄看望陳某,鼓勵他好好改造,表示自己等著他,出獄後就結婚。
果然,張某為了陳某,大學畢業後放棄了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做了一名小學教師。她一如既往地去看望、鼓勵陳某,陳某大為感動,在獄中表現積極,獲得了減刑,工作雖然勞累,卻沒有使她對陳某的深情損耗一分。陳某刑滿釋放後,張某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馬上與陳某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她認為愛情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在今後的日子裡,陳某會更加珍惜自己,歷經磨難後,他們的愛情一定會更加甜蜜牢固。
可是現實很快粉碎了她的夢想。儘管婚後不久她就懷孕了,但要強的她每天總是早早起床,伺候一家人吃完早餐,然後匆匆去學校上課,下班回家,她又忙著幹家務、備課、改作業。節假日,還要下地幹農活,但是她的善良和賢惠並沒有打動丈夫。陳某出獄後,沒有固定工作,他又不願在家務農,全家人依靠張某一個人的工資,日子過得很緊巴。妻子勸他買了一輛摩托車在街上開摩的,這對遊手好閒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他覺得這份差事既辛苦又不體面,所以心情日益煩悶、暴躁起來,可是開朗純真的張某總是保持著樂觀、積極向上的朝氣,漸漸陳某的心理不平衡了,他懷疑妻子之所以在不富裕的家庭中面對無所事事的丈夫還能保持一種快樂的心境,是因為她有了外遇的緣故,於是他更加乖戾起來,不讓張某接觸任何男人,平時看見她與別的男人說上幾句話,他就會大發雷霆。
張某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丈夫太愛自己了,而且是由於他的自卑所導致的,所以就處處謙讓他,不跟他計較,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生活著。但她越忍讓,陳某越覺得她心中有鬼,猜疑心變得更重了。他幾乎每天都要責問張某:“怎麼回來得這麼晚?你在外面是不是有男人了?”“你和你們學校的某某是什麼關係?”等等,一次他甚至不問青紅皂白地將來學校找張某有事的某領導打成了重傷。
面對丈夫的侮辱與乖戾,張某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肚子裡的孩子身上,她希望孩子的降生能喚醒丈夫的愛心,恢復家庭的溫暖。令她沒想到的是兒子的誕生不但沒有換來丈夫的溫情,反而使他更加喪心病狂了,因為他莫名其妙地懷疑孩子不是他的親骨肉。他一次又一次地追問妻子:到底誰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妻子含淚一次一次地解釋,勸他不要胡亂猜疑,可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毒打。有時他甚至將菜刀放在妻子的脖子上,叫囂著要殺死妻子,而且常常變本加厲地摧殘妻子。這時的張某才意識到丈夫是不可救藥了,於是向法院起訴離婚。
離婚後,陳某後悔了,他開始對張某軟磨硬泡,表示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太愛她了,並且反覆保證一定痛改前非,乞求復婚。張某因為不願讓兒子失去父愛,又想到畢竟陳某是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於是心又軟了。張某的親人得知這一情況後,都勸她不能重入虎穴,於是陳某對張某的親人懷恨在心,對長輩也出言不遜地辱罵、恫嚇,張某的心又涼了,開始躲避陳某的糾纏。這讓陳某更加惱羞成怒。一天他將還沒來得及躲走的張某堵在宿舍裡,一邊侮辱、扭打她,一邊強迫她答應復婚,受盡凌辱的張某堅決不同意,陳某就死死地掐住她的脖子,一直把她掐昏過去。他又找來宿舍裡的一把菜刀,在她的臉上砍了一刀,然後又殘忍地割下了她的右耳廓……最後,陳某逃離了現場。
後來張某被同事發現,送進醫院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其傷情構成重傷,造成了終身殘疾,逃亡在外的陳某仍惡習不改,繼續流竄偷盜作案,終於被公安局機關抓獲。數罪併罰,被判處死緩。
愛情上的猜忌,表面上似乎是對愛情的一種捍衛,實際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行為。成天對自己的伴侶疑神疑鬼,既是對對方的不信任,更是一種內心極度自卑的表現,一旦猜疑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報復別人,結果以害人始,以害己終,所以猜疑是一劑摧毀愛情的毒藥。
猜疑心重的人最缺的就是豁達,而豁達恰恰是維持婚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豁達意味著風度、胸懷,意味著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豁達叫人彼此認同和理解,甚至化干戈為玉帛;豁達會使人的安全感油然而生,心甘情願解除心理武裝,不再層層設防;豁達也會使人自責和懺悔,檢討反省自己哪一步出錯了腳。豁達是斤斤計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