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菜根譚的智慧,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漂亮的姑娘送給宇文贊,宇文贊滿心歡喜的接受了,他的權力慾望從此減退了,搬回了王府,天天與美女娛樂玩耍,不問政事。這樣楊堅於公元581年7月14日稱帝,建立了隋朝。宇文贊由於一念貪私,良知就自然泯滅,即使有點剛毅之氣也化為烏有,只能任行賄者擺佈,落得可憐的下場。
主人惺惺 賊成家人
耳目見聞為外賊,情慾意識為內賊,只是主人公惺惺不昧,獨坐中堂,賊便化為家人矣。
每個人的耳朵都喜歡聽美音,眼睛都喜歡看美色,所以這些都屬於外來的侵害;每個人都有易衝動的情感,都有無法滿足的慾望,所以這些心理上的邪念是內在的敵人。不管是內賊也好外賊也罷,只要身為主人翁的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做事遵守不違背情理的原則,做人恪守信念,所有心裡敵人、外來侵害都會變成你修養品德的助手。
春秋時,曾參很窮苦,魯國君主便派人送他錢財,對他說:“請添些衣服。”曾參再三推辭。來人說,“並非你去求他人,是他人要送給你,為什麼不受呢?”曾子說:“我聽說,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即使他對我賜而不驕,我能受而無畏嗎?”始終不肯接受。孔子聽說此事,讚道:“曾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不要以為曾參故作清高,而實在是他不願為外物所累啊!外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親近你,誘惑你,動搖你,如果你抵制不了它的影響,它就會迫使你成為它的囚徙。嚴於律己,就是你避免成為囚徙的最後的反抗,而保持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就事業的可靠的基礎。
法眼禪師初參長慶,不得解悟,於是開始雲遊四方,一日遇雨寄宿在地藏院。地藏和尚見法眼欲行,便問道:“上座要到哪裡去?”“行腳去。”“行腳去做什麼?”“不知道。”“不知道於至道最為親近、貼切。”法眼當下即有所悟。法眼又要出去行腳,地藏和尚目送他出門,並說:“上座曾經說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妙理,請問你腳下踩的那塊石頭是在你心內還是心外?”法眼答道:“心外無法,自然是在心內。”地藏和尚微微一笑說:“你去行腳,怎麼還把一塊大石頭放在心中呢?”法眼於是留在院內向地藏和尚請教,可是地藏和尚每次都把他引為自得的華嚴宗旨和唯識哲學給否定掉了。當法眼感到理屈詞窮之際,地藏和尚才告訴他:“要說佛法嗎?一切都是現成的。”聽了這話法眼才打破桶底似的恍然大悟,以後,法眼開創了一代宗風,成為中國五家禪中的法眼宗的開山祖師。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圖其未就 不如保成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將來之非。
業:指事業、基業,據《孟子·梁惠王》篇:“君子創業垂統,為可斷也。”
失:錯誤,過失。
非:過失。《禮記·禮運》篇:“魯之郊,非禮也。”
與其謀劃沒有絕對把握完成的功業,倒不如維護已經完成的事業;與其懊悔以前的過失,還不如好好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錯誤。
孟子在魏國時,有一次惠王問他:“我對於我的國家也算費盡心力了,河內受災,我就把那裡的百姓遷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饑荒,我也用同樣的辦法。我曾考察別國的政治,也沒有誰比我更盡心的,為什麼他們國家的老百姓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也不見增多呢?”孟子認為惠王只是如此這般,就不會把國家治理得比別國更好。為什麼?因為惠王只依了天時行事,而自己該做的卻沒有做。孟子說,做國君本來應該盡力使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可是現在卻是富貴人家的豬狗吃了百姓的糧食卻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了餓死的人也不開倉賑民,竟然還說“這不是我的罪過,這是年成不好”。這與拿刀子殺了人卻說不是自己殺的有什麼不同呢?做國君的假若不去歸罪年成,而真正動手改革政治,行仁政,就能真正治理好國家。孟子的意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謀取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有成事的願望遠遠不夠,還應實實在在地按成事之道去做,才會有實效。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高而勿疏 淡而勿枯
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緘,而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氣象:氣質、氣度。
疏狂:狂放不羈的風貌。如白居易詩中有“疏狂屬年少”。
縝緘:細緻周全。
瑣屑:煩雜瑣細。
一個人的氣質要寬宏廣闊高瞻遠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