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菜根譚的智慧,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之源。
人我一視:我和別人屬於一體。
一個喜歡清靜討厭喧鬧的人,往往離群索居來求取安寧,卻不知道遠離人群只是為了自我,而一心求靜的結果一旦遇到喧鬧就會煩躁。人我本是一體的,動靜也是相互關聯的,如不能自我忘懷,只知一味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
善道和尚於845年唐武宗滅佛時,被迫還俗,從此過著半僧半俗的生活,當時的人稱他為“石室行者”。有一次他踩碓舂時竟踩出了神,進入了無心無我心境,只知動腳卻忘了移腳。這件事傳到臨濟和尚的耳中,臨濟和尚評說:“他沉溺在深泉水潭裡。”無心之境雖好,可是沒什麼真正的作用。真禪所謂的禪定與智慧如一的三昧,是定慧如一的基礎上的靈活運用禪機的三昧。常言說,坐禪之人,把橋上的來往行人看成深山之樹,尚未入真禪;而應當見人是人,見橋是橋,從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莊子說:“人若能隨心而遊,那麼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人假如不能隨心而遊,那麼難道還能夠自適其樂嗎?流蕩忘返於外物的心思,矢志不渝棄世孤高的行為,唉,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沉溺於世事而不知悔悟,心急如焚地追逐外物而不願意反觀自身,即使相互間有的為君有的為臣,也只是看作一時的機遇,時世變化後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地位低下了。所以說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從不願意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滯留。崇尚古代鄙薄當今,這是未能通達事理之人的觀點。用狶韋氏之流的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世事,誰又能不在心中引起波動?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方才能夠混跡於世而不出現邪僻,順隨於眾人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