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國學的天空,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酒有菜,但是吃完之後,不再問他該把剩下的飯菜怎麼處理。他問,還有剩的嗎?兒子說,沒有了。為什麼?嫌麻煩。但是孝與不孝的差別就在這裡。曾參侍奉父親時,讓父親照顧窮人的願望得以實現,曾參的兒子奉養他時,就忽略這一點。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曾參自己很孝順,卻沒有把自己的兒子教好,這是另一回事。

所以,孔子談到孝順,除了要有真誠的情感之外,禮制也是必須要遵守的。這樣一來,人的行為才不至於“過度”,也不至於“不及”,各種情感才能“發而皆中節”,“節”就是適當的分寸。人不管處於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只有守法和重禮兩項配合起來,人生之路才可以走得非常穩健。也許有人會說,儒家的思想會不會有些保守啊。但是不要忘記,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保守穩健,才能夠慢慢成長;否則禮儀制度方面改變太快,到最後恐怕無所措其手足,反而亂了分寸。

。 最好的txt下載網

7。三年之喪(1)

“三年之喪”算是《論語》裡最尖銳的一段對話。孔子有個學生叫做宰我,是言語科的第一名。這位學生每次出現,似乎都會給孔子帶來一些不快。譬如他白天睡覺,孔子說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不可救藥了。為什麼?因為古時候沒有電燈,晚上非睡不可,白天就應該唸書工作。一個人大白天睡覺不是沒志氣,就是懶惰,所以孔子批評他。不過,這一次在關於孝順的問題上,宰予倒是提出了一個好問題。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論語·陽貨》

宰我請教說:“為父母守喪三年,時間未免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舉行禮儀,禮儀一定會荒廢;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散亂。舊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輪用了一次。所以守喪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說:“守喪未滿三年,就吃白米飯,穿錦緞衣,你心裡安不安呢?”宰我說:“安。”

父母過世,子女守喪三年,這是商朝的規定,事實上週朝已經不太流行了。孔子的祖先是商朝人,他總認為祖先那一套還適用,結果宰我提出質疑。他說,三年守喪,時間未免太長了吧,三年不能行禮作樂,一定禮壞樂崩。這就像小孩學鋼琴一樣,三年不准他彈琴,再彈的時候一定不成調兒,這是人文世界的情況。自然世界呢?古時候魯國一年收成一次,舊米吃完,新米收成要一年。取火用的木頭,也是一年輪用一次。宰我很有邏輯頭腦,他說人文世界三年太長,自然世界一年一迴圈,所以守喪一年就夠了。

照理說,這個質疑很難反駁。孔子總不能說,宰我,你說三年不行禮樂,禮樂必定崩壞,你做過調查嗎?或者你去過臺灣沒有,臺灣是一年收成三次而不是一次呀?這麼扯就扯不完了。孔子畢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立刻把倫理規範的基礎轉移到心理情感上。他說父母過世了,你自己守喪未滿三年,就吃好的穿好的,你心裡安不安呢?誰知宰我不客氣的回答:“安。”心安理得。所以說宰我是壞學生呢,完全不瞭解老師的用心,這種事情怎麼可以說“安”呢?假設宰我的父母在世,聽到兒子這麼說一定很難過;假設宰我的父母過世,那他以前替父母守喪時,心思一定轉來轉去的,不想守太長時間。孔子聽了宰我的回答,只好說: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孔子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喪的時候,吃美食不辨滋味,聽音樂不感快樂,住家裡不覺舒適,所以他不這麼做。他寧可吃的簡單,住的簡陋,也要替父母守喪。現在既然你心安,你就去做吧!”宰我退出房間後,孔子說:“宰我沒有真誠的情感啊!小孩子生下來三歲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喪三年,天下人都是這麼做的。宰我曾經受到父母三年懷抱的照顧嗎?”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這話過去一直被中國哲學家所忽視。怎麼可以拿“生下來被父母懷抱三年,所以父母死了就要守喪三年”做論證呢?許多人都一笑了之,不去多想。然而,幾年前美國一份心理學雜誌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卻證實了孔子兩千多前的見地是多麼了不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7。三年之喪(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戰神虐渣手冊

喜馬拉雅種貓

賊欲(渤海)

指點迷津

扣問死亡

幽雨

重生:逆襲女王

車水馬龍01

混沌至尊決

溫暖寒冬

水晶翡翠白玉湯

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