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部分,大唐盜帥,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甲。
故而一群西突厥兵聚在一起,那是參差不齊,跟馬賊沒有兩樣的,不可能一眼就分辨出來。
高昌與西突厥交好,他們的兵不可能出現在赤亭古道也不可能無故攻擊高昌百姓,故而若眼前這老者真是無辜的路人,絕對沒有可能一口咬定那夥人是突厥兵。
他一定是個知情人,而且身份還不低。因為他的十多名護衛能在千餘西突厥的逃卒中,保護著他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武藝顯然不錯。一個擁有精銳兵卒作為護衛的人,不可能是一個等閒之輩。
張雄呆呆的望著杜荷,看著他的雙眼,只覺著自己的被他看穿了一樣,那淡淡的笑容,別有一股壓迫感。他本就是敗軍之將,輸得太慘,信心盡散,失去了對抗的勇氣,額上冒出了絲絲細汗。
他搖了搖頭,長嘆了口氣道:“十數年未回中原,想不到中原竟出了將軍這等英才。我張雄卻成了井底之蛙。唉 ,還妄想著能夠如以往一樣,成就一番大事,想不到居然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這位將軍。請問你的大軍是如何出現的。我在黑紺嶺附近安排了三百名的斥候,你們大軍的一舉一動是不可能瞞得過我安排的耳目的。若能早些發現你們,這一戰,我不會敗!”
杜荷也不隱瞞,如實的說出自己用的辦法!
張雄聽後,再如死灰,再次長嘆:“看來,我真的老了!”
杜荷見他眼中充滿了失落,也暗自搖了搖頭。他知道眼前的張雄還是很有本事的,從他一眼就看出赤亭谷的重要,足以證明這一點。他的布營也是如此,將防守的重心屯住在赤亭古道的出口,無不高明之極。
在沒有想出驅馬破敵的妙計前,自己甚至有了為侯君集自求多福的想法。
他的敗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足,而是在於他低估了自己這麼一個先鋒將軍的實力。
“先將他壓下去吧!”杜荷見他表情也知暫時聞不出什麼東西,這麼一個老人家,若是用刑逼供,萬一給逼死了,那就白抓了。作為一個。能夠指揮西突厥兵馬的漢人,一定不是無名的等閒之輩,指不定有大用場。
他在心底盤算著,吩咐道:“在安龍馬來後,讓他來找我!” 在他計策成功,大獲全勝後,已經讓人通知姜行本將所有的防守器械都搬來赤亭谷。
原先放棄赤亭谷是因為實力懸殊,侯君集大軍難以支援。如今以過數日,侯君集至多也就是在這三四天內抵達,焉者的援兵也在這兩日能到,他們如今完全有能力守護好赤亭谷。
所以杜荷以決定轉移據點,改以赤亭谷為據點暫時駐守此處,直待侯君集大軍的到來。
安龍馬並不上戰場,一直跟姜行本在一起。
高昌王宮。
這幾日,鞠文泰終於恢復了精神,心情大好,但心底最深處卻依舊有些不是滋味。
他在喜長街上已經沒有了絡繹不絕的歌謠,百姓的心也安定了下來,不在畏懼唐朝,能夠照常生活了。不是滋味卻是因為讓這一切安定下來的人不是他這高昌國王,而是別人。是張雄,是一個讓他逐出朝堂的人。
張雄在高昌算是兩朝老臣了。他雖然是襄邑夫人的侄兒,但實際上年歲比襄邑夫人還要大一些。
當年楠文泰的父親高昌王鞠伯雅在隋朝逛了一圈以後,認識到開,了中原的強大。於是,回到高昌例行便革,一切效仿隋朝制度。但任何改革都無法避免傷害到他人的利益。
在改革初期,鞠伯雅的親隋之舉,引發了國內反隋勢力的叛亂,反隋勢力佔據了高昌皇宮,自立為王,改年號為“義和”
鞠伯雅與年輕的鞠文泰逃到了西突厥,結文泰也是在那個時候結識了現在的西突厥首領畸利失小他們兩人相交莫逆,多次表示將來他們為王,一定要同心合力征服西域。
在鞠伯雅流亡的時候,高昌王妃襄邑夫人的侄兒張雄來到了西域投奔。張品兒品另如今的情況,獨 翻弄為雲覆手為雨。只憑獄緊吼孤立了佔據高昌城的叛軍,幫助鞠伯雅奪回了王位。
張雄也因此受到了鞠伯雅的器重,成為高昌第一重臣,權管文武。張雄如鞠伯雅一般,立志改革,短短年餘就將高昌發展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高昌人口不多,兵力不多,但卻有著最強的經濟實力 也有著最出色的科技以及最堅固的城牆,讓四方畏懼。
唐朝立國以後,張雄主張與唐朝結盟。開發絲綢之路。鞠文泰聽從張雄的建議,與當時的唐朝大力修好,並且在貞觀四年,親自到長安覲見了李世民,受到了李世民的厚待。兩國在絲綢之路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