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大唐盜帥,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名侍從戰戰兢兢的提了一個建議。
李承乾眼中一亮,驚喜道:“對,魏先生,孤王還有魏先生”
魏徵是長孫皇后安排給李承乾的老師,當時因偷牛、稱心一事,李世民動了廢立之心,李承乾的太子寶座岌岌可危,是長孫皇后及時出面穩住了情況。
李承乾最擅做戲,就如中唐時期的李林甫一樣,笑裡藏刀。為了太子寶座,也展開了一切手段做了好學生。而魏徵為人死板,對於一些長幼繼承法給予肯定的態度,就如當初支援李建成一樣,全心全意的輔佐李承乾,教導他如何做好一個儲君。雖不是李承乾的心腹,但卻算得上半個謀士。只要不是傷天害理,違法犯忌的事情,魏徵都會做好導師的職責。
“魏先生乃是我大唐王朝的擎天之柱,才智並不亞於房杜,一定會有辦法的”他便如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的,急急匆匆的前往門下省找魏徵去了。
門下省的長官稱之為侍中,也即是魏徵。在唐朝侍中也是宰相之一,可隨時隨地的與李世民商議軍國大事,地位異常的顯赫。
魏徵剛剛將異族使者送回驛館,這回到門下省之際,便見李承乾在門下省外等候。
“承乾見過魏相”
在唐朝最受李世民器重的大臣便是魏徵,這點房玄齡、杜如晦也是不如。
房、杜二人之才,在於謀斷,主外,而魏徵長於政務,在治國上則要勝過房、杜二人少許。故而也有言貞觀前房杜,貞觀後魏徵之說。
是以在魏徵面前,李承乾也是必恭必敬,一副好孩子的模樣,見他到來,忙上前問好。
“太子此來是為了公孫夜月一事吧?”魏徵年近六十,半白的眉毛下有著一雙看透事實的眼睛,一語就道破了李承乾的來意。
李承乾精神振奮,魏徵既然有此猜測,則表示對於此事有一定的注意,應該也有相應的對策,忙道:“太極殿附近孤王已經讓人反覆搜查了三遍,那公孫夜月卻始終不見人影,就好像消失了一樣,懇請魏相指點。”
魏徵笑著停住了腳步,答道:“太子這是找錯人了,公孫夜月不可能憑空消失的。找不到她,只有一個解釋。她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躲了起來,躲到了一個讓人難以找到的地方。想要找到她,你最應該去找的人是杜荷,而不是我”
“杜荷?”李承乾一聽到這個名字,心底就是一陣煩躁,他已經聽長孫無忌的話,儘可能的避開杜荷,可杜荷確如附骨之疽,時時出現,讓他寢食難安。
魏徵也知李承乾與杜荷的恩怨,嚴肅了語氣道:“身為儲君,氣度絕不可缺尤其是杜荷這類曠世之才,更不能因為私人恩怨而與之成仇,處處爭對。”
李承乾更是不滿道:“魏相,您如此大度,實在令人敬佩,可他卻處處與你做對,這樣值得嗎?”
魏徵厲聲道:“太子錯了,這根本就不是為敵,清明的政治場上沒有敵人。杜荷與我作對,這是事實。但這只是這政見不一,同朝為官,想法差異,本就是不可避免。古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人永遠的正確,在國事上正確的抉擇少不了經過群臣的爭論而誕生。太子殿下,你這種想法若不改變,若以後為君,大唐必敗於你手。”他性格耿直,有話直說,他敢明的在李世民不對的時候指責他為昏君,對於李承乾,更是沒有顧忌,直接表示不改這性格,將沒有資格成為大唐的君王。
李承乾臉色大變,卻也不敢發作,只是低頭不語,眼中已是烈焰橫飛。
魏徵續道:“杜荷的才智絕倫,心思如發,放眼我大唐,沒有幾人可以與之匹敵,他是第一個去追公孫夜月的人,發現了什麼誰也不清楚。公孫夜月能夠藏到至今,一定擁有奇招,魏某認為能夠在最短時間裡發現這奇招的人,唯有杜荷。太子殿下自己斟酌吧……”言罷,作揖走進了門下省。
李承乾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問道:“杜荷在哪?”
“在怡園”杜荷在怡園休息,李承乾麾下這些幾乎將皇宮都翻了一遍的手下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走”李承乾不甘的低吼了聲,向杜荷低頭,實非他之願,但事到如今,他已經丟不起這張臉了,只能厚著臉皮求教。
來到怡園,見杜荷怡然自得的在湖中涼亭上睡覺,心底就衍生無名之火,強拉著張臉,笑道:“妹婿好事悠閒,為兄這裡都急的手足無措了,要向妹婿求助呢。”
杜荷早料到李承乾必會因為公孫夜月一事來求助自己,對於李承乾這番討好,不以為意,從涼亭上一躍而下,道:“太子殿下說笑了,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