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被忽視的一群人,明天下,孑與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再跌下去,大家都要賠錢了。”

雲昭笑道:“國相府庫存的麻布,土布,不是已經弄出去了嗎?”

張國柱苦笑道:“糧食呢?鋼鐵呢?水泥呢?我從未想過我大明會有一天發生糧食多的吃不完的狀況。”

雲昭瞅著張國柱冷笑一聲道:“有錢的是你國相府,糧食多的吃不完的也是你國相府,據我所知,在大明吃得起白米,白麵的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以米,糜子,紅薯,土豆充飢。

以前,我建議降低稅賦,你們沒有一個人同意這事,還總說我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一個個恨不得把百姓糧袋裡最後一口吃食統統收上來。

好了,現在收的夠多了,我就看著你們怎麼辦,看你們如何讓糧庫裡的糧食慢慢腐爛,看你們如何讓那麼多的鋼鐵慢慢生鏽,也看你們如何讓那麼多的水泥慢慢受潮失效的。”

“賦稅是國之根基,豈能因為陛下一言而決呢?

再說了,我們已經免除了八成的苛捐雜稅,只收取正稅且還是二十稅一。最重要的是我們是按照田畝來繳稅的,沒有田畝就不用繳稅。

這就是天大的仁政好吧?

如果我們按照陛下所言,將農稅下調到三十稅一的地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做了,就會讓百姓忘記了還有國家的存在,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的政治基礎——里長制。

不收農稅,里長們便沒有統治地方百姓的基礎,如果,里長制度被破壞了,我們到時候哭都沒有眼淚。

沒錯,漢朝時期確實算得上輕徭薄賦,國家規定一年只收百姓所得的十五之一,實際上收取的只有三十之一,漢景帝時期甚至十一年沒有收過農稅。

可是,你算過漢朝時期的兵役,力役,針對成年人的算賦,針對兒童的口賦了嗎?

把這些算上,漢朝的稅賦比我大明重了百倍不止!

僅僅一個兵役,就佔用了全天下男丁大半的時間,口賦一年二十三錢,算賦一年六十錢,

我大明重稅在商,農稅已經低的不能再低了。

陛下現在應該考慮如何把壓在手裡的東西花費出去,而不是在這裡嘲諷微臣。”

“拿去修路啊——”

“今年正在整修的道路,足足有三萬七千餘里,再多,就會影響民生。”

“修鐵路啊——”

“鐵路今年已經佈置了兩條,寶成鐵路,洛燕鐵路都已經展開了,我們沒有多餘的技術人手再拓展新的鐵路了。”

“那就造船,造鐵甲鉅艦!”

“十六艘鐵甲艦正在修建中,其中,連筆下期望的蒸汽鉅艦也在試驗製造中,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能力。”

雲昭皺著眉頭在屋子裡走了兩圈之後道:“我們真的已經到了錢多的沒地方用的地步了嗎?”

張國柱搖搖頭道:“不是的,是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有些過剩,比如糧食,比如鋼鐵,比如水泥,比如牛羊肉,乳製品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我還沒有說瓷器,絲綢,紙張,這些可以海貿的東西。

百姓們也並非富裕到什麼都不缺的地步,相反,他們什麼都缺,只是因為糧食的價格掉下來了,飼養的豬,雞鴨鵝的價格掉下來了,他們沒有過多的錢購買別的東西了。”

聽張國柱把話說完之後,雲昭沉默了片刻,他終於明白大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可題了——那就是工業,商業生產的程序,遠遠超過了農業的生產程序。

從而讓這兩者的前進速度不再匹配,沒有辦法再行成一個閉合的迴圈圈子。

這個可題的後果便是,工業,商業,大量的產出,以農業為主力的大明人因為投入產出比低的緣故,跟不上她們的步伐。

張國柱見雲昭在思考,他就從點心盤子裡找了一塊順眼的,放在嘴裡慢慢地嚼。好像把難題丟給黃帝之後,他這個國相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沒有?”

雲昭咬著牙低聲可道。

張國柱把剩下的糕點丟嘴裡,喝了一口茶水壓下去之後道:“有啊,我們一致認為,大明現在要做的就是提高農產品價格,一百斤白米半個銀元得價格已經不符合現在國情了。”

雲昭道:“我記得盛世的時候糧食價格最為便宜,只有到了亂世,糧食價格才會飆升。”

張國柱冷笑一聲道:“現在,我大明人少,牲畜多,種子好,農具先進,水利設施完備,陛下還以為種田是一件難事嗎?

再加上安南人還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