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第一滴血,明天下,孑與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章第一滴血
張建良從一輛馬車上跳下來,抬頭就看到了嘉峪關的城關。
隨即,他的狀的滿滿當當的雙肩包也被車伕從馬車頂上的貨架上給丟了下來。
雙肩包非常沉重,他用力抱住才沒有讓雙肩包落地,為此,他瞪了一眼那個態度很惡劣的車伕。
車伕露出一嘴的黃牙笑了一下,對於張建良的憤怒毫無感覺,跳回車伕位置,抖一抖韁繩,馬車就緩緩地開始行駛,很快,就跑了起來。
長途馬車是不進城的。
嘉峪關城牆非常的高大,不過,城牆上卻沒有守衛的兵丁。
只有一群稅吏正在檢查進入城關的商隊。
張建良背好這隻幾乎跟自己一樣高大的背囊,用手撣撣臂章,就朝嘉峪關城門走去。
一個身穿黑色軍裝,戴著一頂黑色鑲嵌著銀色裝飾物的軍官出現在準備進城的隊伍中,很是顯眼,稅吏們早就發現了他,只是忙著手頭的活計,這才沒有理睬他。
坐在一張躺椅上的稅官頭頭看到了張建良之後,就慢慢起身,來到張建良面前拱手道:“探親?”
張建良看了稅官一眼道:“回家。”
稅官有些難為情的道:“要檢查的……”
張建良道:“那就檢查。”
稅官笑道:“如果兄弟不小心帶了器,瑪瑙,金子一類的東西,現在可以往身上裝了,按照規矩,對兄弟這樣的軍人,只查行李,不查人。”
張建良笑道:“我出塞外的時候,兩手空空,如今回來了,也沒有長物。”
稅官笑道:“這就好,這就好,不是兄弟不給面子,而是上峰追查的緊,有些兄弟出塞一趟,回來的時候揹著兩百兩金沙,這不像話。”
張建良笑道:“我從託雲牧場來……”
稅官聞言愣了一下道:“我聽說那裡……”
張建良道:“我們贏了。”
稅官緊繃著的臉一瞬間就笑開了花,連連道:“我就說嘛,段將軍在呢,怎麼能允許那些蒙古韃子囂張。”
說罷,就讓開路邀請張建良進關。
“不查了?”
“不查了,莫說上尉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功臣,只要您是從託雲牧場那種地方來的,就不該在這裡受委屈。”
“我的背囊裡有金子,有器。”
“想必一定是上尉的戰利品。”
張建良探手拍拍稅官的胳膊道:“謝了,兄弟。”
說罷,就徑直向近在咫尺的城關走去。
“兄弟,殺了多少?”
稅官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張建良停下腳步回頭對稅官道:“這一次沒有殺多少人。”
稅官皺眉道:“怎麼就沒殺呢?咱大明的使者都被人家割了耳朵。”
張建良哈哈大笑道:“割掉使者耳朵的蒙古王的人頭,已經被大將軍制成了酒碗,蒙古王以下三萬六千餘名俘虜,正式進駐託雲牧場給我們種樹,放牧,耕。”
稅官也跟著笑道:“如此說來,來年,西域之地就不用再從關內調運糧食了?”
張建良搖頭道:“明年不成,看三五年後吧,蒙古韃子不怎麼會種地。”
告別了稅官,張建良進入了關內。
嘉峪關是一道重要的關隘沒錯,只是這裡的軍事地位已經下降了很多,這裡之所以還存留了官署,最重要的意義便是上稅,而非防禦。
哈密一地才是大軍雲集的地方。
在巴紮上吃了一大碗烤羊肉拌麵,張建良就去了這裡的驛站投宿。
驛站裡住滿了人,即便是院子裡,也坐著,躺著很多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婦人,西域的婦人,當張建良穿著一身軍裝出現在驛站中時候,那些婦人立刻就騷動起來,不由自主的縮在一起,低著頭不敢看張建良。
正在喝茶的驛丞見進來了一位軍官,就連忙迎上來拱手道:“上尉從哪裡來?”
張建良從上衣口袋摸出一面銅牌丟給驛丞道:“給我一件上房。”
驛丞看看手裡這面代表校官的住宿憑證銅牌,再看看張建良的肩章道:“上尉,不是不給你辦上房,如果憲兵來了,你不好交代。”
張建良道:“已經授勳,官升少校了。”
驛丞瞅瞅張建良的肩章道:“沒有銀星。”
張建良轉過身露出臂章給驛丞看。
驛丞仔細看了臂章之後苦笑道:“肩章與臂章不符的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