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鎮上何來鑼鼓聲?”船主答道:“是掉獅子。一班貧民,賴此討幾文喜錢,買魚買肉回去過年的。”高宗吩咐道:“你可知金人猖獗?倘然警報傳來,馬上就要啟碇,舟子不準擅自登岸。此刻若是金兵追趕前來,傳你們不到,豈不要誤事呢?”船主唯唯而退。於是在這章安鎮上停泊了十幾天。捱過了元宵,忽然警報傳來,明州已被金人攻陷。高宗非常驚恐,傳命水手啟碇,直向煙波浩渺間逃去,暫時不敢攏岸,後書再提。
且說金將阿里蒲盧渾率輕騎追趕高宗,行抵越州,知府李鄴出降。偏有個衛士唐琦向李鄴罵道:“我月受石米,尚不肯背主投降,汝身受國恩,甘心降虜,尚算得是人嗎?”說著,拾石而投,險乎擊破金將琶八的頭顱,遂被殺害。阿里蒲盧渾率兵繼進,渡過曹娥江,直撲明州西門。守將張俊令劉保、劉洪出城迎敵。水陸夾擊,殺死金兵數千,金人稍退。次日是元旦,金兵又來攻城,仍被張俊遣兵掩擊殺傷大半。阿里蒲盧渾敗退餘姚,遣人向兀朮乞援,兀尤即率大隊前來進攻。不料張俊見眾寡懸殊,膽怯夜遁,退守台州。金兵遂入城大掠,探得高宗在章安鎮,亟令舟師力追,趕了三百多里,不見高宗蹤跡,偏偏遇著了提領海舟張公裕,掩殺一陣。金兵舟小力弱,只好回舟逃去。高宗接得公裕捷報,知兀朮已兵還臨安,始敢回泊溫州港口。那兀朮到了臨安,縱火焚掠,把劫得的財物,裝載了數十船,經趨常州,取道鎮江北去。恰值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屯兵鎮江,專截金兵歸路。兀朮見江上戰船一字兒排開,桅檣密佈,斗大的韓字旗,隨風飄動,知難飛渡,只好傳令停泊;一面遣使和世忠通問,並約戰期。世忠批閱來書,就在書尾批“來日決戰”四字,擲給來使帶回。那時梁夫人也在軍中參贊戎機,就向世忠獻計道:“敵兵約摸十萬,我兵只有八千,眾寡懸殊,當真和他對陣交鋒,勝敗固難逆料,不如用計出奇兵,使他首尾不能兼顧。托賴將士用命,人人能以一當百,非但勝算可操,兀朮也可遭擒咧!”世忠問道:“夫人,計將安出?”梁夫人答道:“明日妾將中軍,專司守禦,了敵衝來,不與交鋒,只用炮弩擋住他的去路。將軍親率前後二隊,專司四面截殺,敵船往東則東向截住,敵船往西則西向截住。妾坐船樓,執旗擊鼓以助戰;將軍視旗向而衝,聞鼓聲進擊,倘得僥天之倖,一仗成功,使賊虜不敢再窺江南,將軍之名,威震中外,妾身也有光寵的。”世忠道:“夫人之計甚妙,准予照辦,不過我也有一計,兀朮也是有名武將,初到此間,未曾知我虛實,豈敢冒冒失失和我交戰?必先赴高地窺我虛實。近處惟有金山頂上的龍王廟,居高臨下,可以俯瞰數十里,瞭如指掌。今日兀朮必登金山,我當遣將埋伏,若果中計遭擒,金兵必敗,可省卻一場血戰了。”梁夫人道:“事不宜遲,請即傳令吧!”
世忠即召偏將蘇德入帳,傳令道:“速帶健卒二百,各執武器,潛赴金山龍王廟埋伏,半伏廟中,半伏廟前山谷中,聽得江中鼓聲起處,山谷中伏兵向廟中殺入,廟中的伏兵向外殺出,遇見賊虜兀朮,務將他生擒活捉,不得有誤!”蘇德接令退下,即率二百健卒,徑往金山埋伏去了。世忠即和夫人同登船樓,置鼓以待,用著瞭望器向金山下了望;隔了一會兒,果見五騎登山,都是金人服飾,最後一個頭上雉尾高挑,料必是虜太子兀朮;瞧他們直上山頂,徑至廟前,就雙手用力撾鼓。蘇德在廟中聽得鼓聲,即率伏兵向外殺出。兀朮等正欲下騎,忽見廟內有伏兵衝來,連忙帶轉馬頭,加鞭疾馳下山;等到山谷中的伏兵殺出,已不及攔截,只好合兵一處,在後追趕。兀朮慌了手腳,馬失前蹄,一個倒栽蔥,跌下馬來。蘇德正欲上前擒捉,卻被四員賊將操戈廝殺;擋住去路,兀朮遂得飛身上馬而逃。
蘇德擒得二賊將回營繳令,世忠只好付之一嘆。
次日,梁夫人統領中軍,親執桴鼓,兀坐船樓督戰。兀朮親率舟師衝來,遙見宋軍船樓上坐著一位身裹金甲的嚲簉將軍,也不知是何人,以為一個女將,不甚在意,就把令字旗揮動,戰鼓鼕鼕,許多金兵坐著小舟,向中軍衝來,只聽得梆聲起處,萬道強弩,如雨點似地射來,又有火炮彈如連珠價飛來。
這班金兵不是被炮彈擊斃,定被弩箭射傷。兀朮才知女將的利害,連忙下令後退,打算向東衝出。忽見斜刺裡突出數十隻戰船,擋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忠勇冠時的韓世忠。金兵見了,都已不寒而慄,怎敢迎敵,連忙轉舵西向。行不多時,又有宋將率舟師攔住去路,船頭上操戈立著的,仍是韓世忠。兀朮正在驚詫間,只見愛婿龍虎大王跳上船頭,挺長矛與世忠接戰。
兀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