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忙奔入宮來,光宗就住口不語。李後瞧見壽皇坐在那裡,免不得要低頭行禮。壽皇問道:“皇上病到如此,你不在榻前侍疾,卻往哪裡去了?”李後答道:“只因皇上有病,不能親閱奏疏,由妾代為閱看,以便轉達皇上。”壽皇哼了一聲,說道:“難道你不曉得我朝家法,皇后例不得干預朝政!就是慈聖、宣仁兩胡,母后垂簾聽政,遇事必與宰輔商議。現在聞得你自恃才能,內外奏疏,由你一人擅自批判,朝政由你獨斷獨行,這是我朝家法所不容的。”

李後強辯道:“臣妾不敢違背祖訓,所以國事都由皇上作主的。”壽皇道:“我不痴不聾,難道不曉得宮中事麼?你也何用強辯呢?皇上病症因何而起?因何而重?你且說個明白。”李後答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皇上因祭天驟遇大風急雨,當時幾乎昏暈,還宮後就此病勢加重,與臣妾何干呢?”壽皇悻悻然說道:“祭天遇風雨,便是天怒示儆,你可知道麼?”說罷,立起身來向光宗說道:“自己珍重服藥,糟壞了身體,不是耍的。”語畢移步出宮。光宗連忙下榻相送,李後向他瞋目一顧,嚇得光宗依舊倒身榻上。李後見壽皇去遠,便立在榻前,且哭且罵道:“風雨不時,原屬尋常事,怪怨到我身上,真正昏憒已極,叫我這種日子,怎樣捱得過呢?”說罷,抽抽噎噎哭了多時。光宗只好面向裡床去裝睡。李後只道他睡熟了,就此止哭。

光宗這場大病,幸經御醫極力診治,藥方服了二百多劑,直到來年三月中旬,始得告痊起床,臨朝聽政。宰相率百官合詞請朝重華宮。光宗推說大病初癒,不宜過分勞動,父也叫我保重,緩日過宮,不為晚咧。向例遇著壽皇誕辰及令節,光宗例應率後往朝。自光宗多病,壽皇降旨免朝,至今病已告痊,仍舊不朝重華宮,於是文武百官聯絡士庶人,伏闕上書泣諫。

光宗方於四月朔日,往朝一次。等到端午節,舊病復發,調治要緊,哪裡還顧得到往朝重華宮,一病又臥了五個多月,直到冬至前幾天,光宗始得病癒臨朝。丞相留正面奏道:“陛下以孝治天下,只因龍體,致疏定省。現在時逢令節,宜往朝重華宮,以悅親心。”光宗不語。百官覆上疏請朝,光宗竟拂袖退朝。父子間本無嫌隙,都是李後竭力離間,不許光宗過宮,遂使群臣疏請泣諫,俱屬無效。那吏部尚書趙汝愚,光宗素知他是個忠臣,獨有他未曾奏請過宮。秘書郎彭龜年,當面責問他道:“我公誼屬宗親,何故坐視,陷君於不孝?”汝愚答道:“諫而不從,不如不諫。現在時機已到,我將入諫咧!”說著,即入內廷向光宗規諫道:“壽皇孝事高宗,乃陛下所目睹。現在壽皇只有陛下一個,聞陛下有病,便躬親視疾,聖心倦倦,不言可知。現陛下誤聽小人離間之言,定省久疏,孝道有虧,何以慰天下人民之望?”光宗點頭稱善,汝愚退出。光宗入宮,轉告李後。李後心想:我們的家廟,已經建築完工,我若不允光宗朝父,我要歸謁家廟,群臣必持異議。還是朝重華宮,然後謁廟,廷臣自無異言。打定主意,就回光宗道:“明天和你同往重華宮便了。”次日,光宗先過宮朝謁壽皇。一剎那李後也來朝謁,對著壽皇及壽成皇后,一味謙和,自認罪過。壽皇素來長厚,只道李後果然痛改前非,特加優待,留在宮中歡燕竟日,帝后始辭謝出宮。廷臣得悉了,都額手稱慶。

不料隔了兩日,傳出內旨,李後要歸謁家廟。禮部連忙準備鳳輦。李後鳳冠風服,辭過光宗,由許多內侍宮娥簇擁出宮,升坐鳳輦,由衛役呵道前行,閒人讓步,威儀實足。直到家廟內,李後始由宮娥攙扶下輦。四面諦視一週,只見祠宇巍峨,建築得十分崇敞,簡直和太廟差不多,快活非常。就輕移細步,走入殿中觀看,瞧那供著的神主,都是金鑲玉質。原來李後的三代,都已追封王位,所派的監工大臣,又是李後的心腹,所以格外建築得華麗。李後笑逐顏開地上香瞻拜。祭奠既畢,李氏親屬都入廟請謁,一一接見,許以頒賞官職,各親屬都歡欣拜謝。李後就同幾個至親,到四面瞻仰一週,方才傳諭回宮。

親屬排班相送,李後含笑登輦而去。次日,傳出內旨,李氏親二十六人,各授官職。所有此次辦差及侍從人等進秩有差,連帶李氏門客及戚屬,也有多人補官。此真有宋以來,未有的曠典。轉眼殘冬過去,又屆紹熙四年元旦。光宗與李後同往重華宮朝賀。至三月上巳,光宗又隨壽皇及壽成後同遊玉津園,李後也隨往。那李後建築家廟,壽皇早有所聞,未曾目睹。直到遊幸玉津園,歸蹕經過家廟,壽皇留心觀看,建築得比太廟還要華麗,心下大不以為然,回宮後就向李後訓斥道:“我朝例不奉祀外戚,若以前幾代皇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