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印辭官,披剃入山,已有二十多年了。現在眼見時局已弄得不可收拾,特地趕到揚州,藉著講經為名,打算點醒黃、汪二人,拿出良心來輔佐高宗。當下見黃、汪坐在第一排太師椅中,他就藉端談起歷朝興亡,說道:“國家興亡,全在宰相。就漢朝而論,光武得良相而成中興之業;最不幸的是漢獻帝,遇到了一個董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把他剷除了,不料換了個曹操,還要比董卓奸過幾倍,劉氏宗社,哪得不要覆亡。現在北宋,也由奸賊張邦昌一手斷送。南宋如日初升,若得良相輔政,以赤膽忠心,匡君救國,招賢禮士,與天下英雄,併力殺賊,則直搗黃龍,迎回二帝,也屬易事。”黃、汪二人聽到這裡,卻拂袖徑去,普善也就長嘆而退。

且說黃、汪回去,即有滑州守將王彥人見。甫得會面,王彥就抗聲說道:“寇氛日亟,未聞二公調兵遣將,難道想待敵自斃嗎?”潛善沉著臉說道:“大驚小怪什麼!可曉得這裡僕射衙門?”王彥冷笑道:“賊酋訛裡朵陷北京,婁室擾秦隴,兀朮下河南,粘沒喝已破延慶,將到徐州,二公難道是痴聾言目,還不曾聞見了”潛善答道:“兵來將當,要汝等去禦敵,責備宰相有何用呢?”王彥答道:“彥日思北渡,只因兵微將寡,各處將士又無權可以徵調,全仗二公秉承天子命,剴切下詔,著各路軍馬會師北伐,庶足以鼓勵軍心。今二公置國事於不顧,雖接警報,壅不上聞,只恐不等中原陸沉,江南已成為焦土了!”汪、黃無言可答。王彥想要等見高宗,再和二奸抗爭,遂即作別退出。不料潛善馬上入奏高宗,誣指王彥病狂,請降旨免予奏對。適值高宗心掛昭容,無心視朝,就降旨免予王彥入覲,派充御營平寇統領。王彥不願與汪、黃共事,就稱疾辭官歸隱,哪知行到半途,已聞揚州失陷。原來,粘沒喝已攻破徐州,知州王復殉難。朝世忠聞警馳援,無如所部只有八千人,粘沒喝以六萬精兵拒敵,眾寡懸殊,遂遭失敗,只好退保鹽城。於是粘沒喝揮軍南進,取彭城,趨淮東,一路如入無人之境,直抵泗州。制置使劉光世率兵守淮。部下聞得金兵將至,先已潰散,粘沒喝長驅至楚州,先琳出降。金兵乘勝前進,又破大長軍,和揚州只隔四十多里。內侍鄺詢聞警,嚇得魂飛天外,慌忙奔入行宮,向高宗說道:“賊寇來了。”高宗嚇得面容失色,也不及細問,就吩咐帶馬,披甲上騎,驅馳出城。

隨行只有王淵、張俊及內侍康履、周仁、鄺詢及護駕軍兵數人,一腳邊直逃到瓜州,覓得小舟渡江,虧得風浪不大,能得安抵鎮江,然已黃昏時候,還怕金兵追殺,只好悄悄地暫投逆旅駐足。

回筆再敘揚州城中,金兵未到,先已擾亂。汪、黃二奸尚率同僚在佛寺中聽說法,驀地堂吏奔人大呼道:“御駕已出北門,金兵劇臨城下,兩位相爺趕快逃生吧!”汪、黃慌忙奔出寺來。虧得是乘騎來的,兩人就飛身上馬,加鞭向南門疾馳而去。那隆祐太后及六宮妃嬪,幸爾早得警訊,改裝平民,由十幾個衛士保護出城。一剎那全城居民都扶老攜幼,奪門出走,城門口擠得水洩不通。有促狹的喊一聲:“金人來了!”無數百姓爭趨出城,互相蹴踏,死亡枕藉,後至的,都在死人身上走出。一時嚎哭聲,喚爺叫娘聲,慘不忍聞。最不幸的司農卿黃鍔逃至江邊,一班軍民誤認是黃潛善,向他戟指痛罵道:“奸賊,誤國殃民都是你!你也有今日落在我們手裡的。”黃鍔正欲辯白我是黃鍔,哪知姓名未曾出口,腦袋已被亂軍砍破了。

本來寧作太平犬,莫作亂離人;事起倉猝,人命比蟻命都不如,雖雲在劫不在數,在數總難逃,然而只有錯死,錯活卻是沒有的。所有朝廷儀物,盡行委棄。惟有九廟神主,虧得太常少卿季陵,用麻袋盛著,肩荷而逃,出城奔了數里,回頭遙望,只見煙焰沖天,城中已起火了,忽聞後面有喊殺聲,連忙奔逃,匆促間竟將太祖的神主遺失道中。他連夜逃到鎮江,卻值天明,巧遇高宗正在江邊覓渡,連忙上前叩問緣由,方知車駕要到杭州去。原來高宗在逆旅耽擱一宵,次晨就召當地及隨行諸臣,商議去留。呂頤浩請留鎮江,以為江北聲援。王淵力持異議,謂:“鎮江乃三面受敵之地,倘賊虜從通州進佔姑蘇,鎮江就不可保。還是杭州有重江險阻,易守難攻,比較鎮江好得多哪!”高宗遂決意趨杭州,留朱勝非駐守鎮江,劉光世扼守江口。

是日由鎮江啟行,經過平江,留王淵把守;及至崇德,命呂頤浩兼江、淮、兩浙制置使,還屯京口;又命張浚率兵守吳江。

高宗到了杭州,就州治作行宮,一面下詔罪己,一面廣開言路,頒行大赦,放還竄逐諸臣,惟獨李綱不赦。這就可知汪、黃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