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綱肅然。

怎奈昊天不憫,劉太后忽染沉痾,仁宗徵召天下名醫診治,並大赦天下,不過徒盡人事,全無益於病症。劉太后自知必死,乃遺詔尊楊太妃為皇太后,與皇帝同議軍國事。至三月,遂溘然而逝。劉太后既崩,仁宗痛哭悲號,十分哀慼,泣謂群臣道:“太后臨終,嘴裡說不出話,還幾次用手拉著衣服,像有什麼遺囑,不知是何緣故。”薛奎奏道:“這就是為著身上穿戴的袞冕。穿戴這個,怎好見先帝於地下呢?”仁宗乃悟,即用皇后的冠服裝殮,發喪告哀。一面仁宗便要遵照劉太后遺詔,奉楊太妃同議軍國事。御史中丞蔡齊亟白執政道:“皇上春秋已長,且熟曉天下的情偽,而今應該親攬朝政了,豈可使女後相踵稱制?”呂夷簡不能決斷,正在為難,忽燕王入宮臨喪,呂夷簡忙上前著請教。燕王道:“這有什麼難決的。太后乃是國母的尊號,哪有因著保育的緣故而代立的呢?若是一太后崩逝,又要立一太后,天下的人豈不要懷疑皇上不可一日無母后的佐助麼?這事且慢提,還有大事當前哩!自古治天下莫大於盡孝,皇上作萬民的主子已十多年,連本生母還不曉得是哪個,能夠進得到盡孝嗎?”即進奏仁宗道:“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劉太后與楊太妃,都只是保育聖躬的人啊!”仁宗驚詫道:“皇叔何以向無一語呢?”燕王側然復奏道:“劉太后雖非親生陛下,而愛護聖躬,實與親生的一樣,先帝在日,亦無一語,臣哪敢冒奏?至陛下登基,又值四凶當道,專制朝政,內外交相矇蔽,臣惟恐急急啟奏,或被奸人構陷,臣軀固不足惜;萬一自礙聖躬,並及李宸妃,臣豈不成了千古罪人,而此事終不得明白嗎?是以臣十年以來,深自隱諱,使今日得以面陳於陛下。區區愚衷,乞求陛下鑑諒!”仁宗聽了,淚眥熒熒,瞧著呂夷簡。呂夷簡忙跪奏道:“燕王所奏,句句實言。陛下系李宸妃所生,宮中個個知曉,不是虛妄的。”仁宗至是,不由得放聲大哭,即要命駕至洪福院,親視李宸妃遺骸。呂夷簡復奏道:“陛下當先全大義,後及私恩。劉太后與楊太妃扶養調護聖躬二十餘年,恩勤備至,陛下自亦當仰報哩。”仁宗乃仍遵劉太后遺旨,遵楊太妃為皇太后,惟刪去參決軍國事一語。燕王又奏道:“楊太妃既可尊為皇太后,李宸妃尤當追尊為皇太后。”仁宗點首,又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諡做莊懿。於是一面下詔責躬,幸洪福院祭告莊懿皇太后靈柩,換易梓宮,一面治辦劉太后喪事。仁宗看了莊懿皇太后的遺骸,是用皇后冠服裝殮的,且棺中滿貯水銀,面色如生,感嘆道:“可以稍減朕的罪過了!”因此,敬奉劉太后一如當日,而治辦喪事更是加厚,諡做莊獻明肅。十月,遂安葬莊獻明肅太后與莊懿太后於永定陵,援春秋考仲子之宮與唐“坤儀廟”故例,別築“奉慈廟”以奉二神主。

莊獻明肅太后自與政事至崩逝,有為有守,雖然政出宮闈,卻是號令嚴明,恩威加於天下;左右近臣少所假借,宮闈間未嘗改作什麼,內外賜予都有節制;到晚年稍任宦者羅崇勳、江德明等,用以訪求外事,羅崇勳、江德明等固不免藉此弄權,但不深信,所以終不曾生出大禍來。至是仁宗親政,遂放黜羅崇勳、江德明等,還召范仲淹、宋綬,罷修寺觀,裁抑僥倖,內外政令一新。有些朝臣,當莊獻明肅皇太后在日,縮首斂翼,隨班恭順,到此時卻於仁宗前追抵往事,嘵嘵不休。范仲淹進奏道:“莊獻明肅太后,受著先帝遺囑,調護陛下十有餘年,雖有小過,宜加掩飾,以全大節。”仁宗道:“這等議論,原是朕所不忍聽的。”即下詔戒飭內外,毋得輒議莊獻明肅皇太后垂簾日事。諸臣奉詔,才不敢再追議了。呂夷簡揣摩時政,手疏條陳八事:一、正朝綱;二、塞邪徑;三、禁賄賂;四、辨佞人;五、絕女謁;六、疏近習;七、罷力役;八、節冗費。

仁宗見他辭語懇切,即召呂夷簡入商,擬將前日依附莊獻明肅皇太后諸臣,如張旻、夏竦、晏殊、範雍等,盡行罷職。呂夷簡奏對道:“聖見甚當,像張旻等,早該罷免的。”仁宗回宮,將這事告訴郭後,並謂惟呂夷簡忠誠。郭後道:“呂夷簡豈獨是不附莊獻明肅皇太后的,不過他多機巧,善應變罷咧。”仁宗道:“如此,朕便一併罷了他。”翌日,黃門宣詔,罷免張旻等。呂夷簡正在押班,最後忽聽唱著他的名兒,好像晴天忽來一個霹靂,嚇得他驚懼無措,掩耳不及,只得隨班領旨下殿。

後來託內侍都知閻文應打聽,才知道是因為郭後一句話使然,於是呂夷簡遂深憾郭後,私誓道:“我若再得志,定當使她離了中宮,出這一口怨氣。”這個暫按不提。

仁宗既並罷呂夷簡,乃復召李迪入相,命王隨參知政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