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7部分,蜀山劍俠傳,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面故意令來人在山半久候,看她們是否驕橫不服,一面吩咐眾妖徒:〃來人既能通行全陣,不問是否因爾等演習陣法,窺破門戶,巧混進來,法力均非尋常。既準備反目,如被遁走,卻是丟人,務要小心在意。傳示全陣行法守值諸人,如法施為,加緊戒備。少時來人如肯服罪受責,便罷;稍有不服,便須下手擒捉,免被滑脫,自找無趣。〃眾妖徒如了心願,自是興高采烈,同聲應諾。因殿上有乃師在,來人自非敵手,所慮是被逃走,又把幾個法力較高的命往陣中接替,把原防守的人換了前來。易、李二人看見眾妖徒進出來往,便由於此。
紅髮老祖分佈停當,在殿內暗中檢視。易、李二人除初聞名時,互相說了兩句話後,始終端然敬立相待,並無一毫懈怠與久立不快之色。暗忖:〃齊道友為人素來極好,已然相交,怎會無故欺人?看來人神情,似頗謹畏,不似倚勢凌人之狀。且看來書,如何說法。門人已動公忿,對於來人自然不能輕饒。只要書上說得有理,看齊道友份上,略加責罰,以平眾怒,不必再為過分了。〃想得雖還不差,無如易、李等二人連師父責罰俱未受過,如何肯受左道旁門刑辱?何況當初妖徒護庇妖婦,相見又未通名,首先不對,怎能怪人?只因紅髮總算師執尊長,無知冒犯,不得不把小輩的禮盡到,本是雙方互相敬重的事,打狗尚看主人,如何認起真來?就這念頭,已非憤事不可。眾妖徒見乃師目注山下沉吟,還恐生變,又加了許多讒言。紅髮老祖信以為真,認定易、李二人是因身在虎穴,人單勢孤,恐吃眼前之虧,不得不貌為恭謹。也不想妖徒所言先後矛盾,只管令二人在半山久候,遲不召見。時光易過,又是兩個多時辰過去,易靜主見已定,還不怎樣。英瓊已漸不耐,如非易靜用眼色阻止,幾乎發出話來。前後候有五六個時辰,雷抓子得同黨暗示,知道外約來的幾個妖人已在妙相巒外照預計埋伏,就是乃師肯將來人放走,也不愁她們逃上天去。這才設詞請乃師傳見。
紅髮老祖也是日後該當有難,那麼高法力的人,竟會聽憑門下妖徒等擺佈,隨命傳見。雷抓子隨去平臺以上,先朝臺前兩亭中侍衛打一手勢,氣勢洶洶,苯目厲聲,大喝道:〃教祖有命,吩咐峨眉來的兩個賤婢進見,聽受責罰。〃英瓊聞言大怒,並欲還口。
易靜將手一擺,冷笑道:〃這廝出口傷人,自己失禮,何值計較?我等為敬本山師長,忍辱來此,好歹且見著主人,完了使命再說,理他則甚?〃雷抓子聞言大怒,方欲介面辱罵,紅髮老祖聽妖徒開口便罵人家賤婢,也覺不合,暗中傳聲禁阻。雷抓子因先前口角,知道易靜嘴不饒人,自己只顧激怒來人,先自失禮,再說也是徒受譏嘲,只得忍耐著怒火,退回殿中侍立。易、李二人隨著從容緩步往上走去,頭兩守亭,戈矛已撤,並未攔阻。到了平臺石階下面,易靜故意躬身報道:〃峨眉山凝碧仙府乾坤正氣妙一真人門下弟子易靜、李英瓊,今奉師命,來此面見教祖,呈上家師手書,兼謝那日妙相巒因追妖婦蒲妙妙誤遇教祖,無知冒犯之罪,荷蒙賜見,特此報名告進。〃臺前兩邊各有一亭,比下面高,卻只兩根立柱,大小隻容一人。一邊一個,手執金戈在內執守的山人,身既高大,相貌奇惡,石像也似呆立在內,手中金戈長有兩丈,戈頭大約五尺,金光耀目,顯得十分威武。
易靜分明見雷抓子出時和二人打手勢,知有花樣,故作不知。說完便走上臺階,暗中留神檢視。見快上第一級臺階時,腳才抬起,二人倏地面現獰容,目射兇光,手中金戈已然舉起,待往下落,嘴皮微張,似要發話,忽呆立不動,好似被人禁住神氣,形態滑稽已極。心方奇怪,猛瞥見右邊亭後人影連閃,定睛一看,正是癩姑和先見女童,男童卻不在側。朝自己扮了一個鬼臉,口朝殿上一努。易、李二人原恐癩姑在未反臉以前,先在當地惹事,見狀才知三人不曾先鬧,只不知適才何往。二人不便答理,微笑了笑,便往上走。一上平臺,便見殿甚高大宏敞,陳設華麗,中設蟒皮寶座,紅髮老祖板著一張怪臉,據坐其中。兩旁有數十徒眾,雁翅分列,由殿門起,直達寶座兩旁。挨近眾徒衛立之處,另有兩行手執戈矛鞭棍的侍衛,都是漆面文身的山人,短衣半臂,腰圍虎皮戰裙,手腿半裸,各戴金環,亂髮虯結,上插五色彩羽,面容兇醜猛惡,無異鬼怪,對著寶座不遠,由殿頂垂下兩根長索,頭上各有一個鐵環,大約尺許,邪氣陰陰。知是準備吊打來人之用,一切均為示威而設。那兩面銅鼓,大約丈許,由兩具銅架分擱在挨近正門殿廊之下,離地約有丈許。另有兩名山民手持鼓槌,侍立鼓下,見人走上,掄起鼓槌,照鼓打去,發出轟轟之聲,聽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