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支援,F…35CJ的火控雷達最多隻能發現120千米外的J…15D戰鬥機,在使用火控雷達的情況下,J…15D配備的被動探測裝置能在250千米外發現F…35CJ戰鬥機。
J…15D機群后面有9架艦載預警機。利用艦載預警機提供的戰場資訊,J…15D可以在不使用火控雷達的情況下向200千米外的F…35CJ戰鬥機發射攔截導彈,在最後關頭才啟動火控雷達攔截導彈提供火控引數。
以往的空戰早已證明,沒有預警機的一方入再多的戰鬥機都沒用。僅僅2輪攔截,來襲擊的50架日本戰鬥機悉數被擊落,沒有1架投出反艦導彈。
空戰結束之後,除了24架沒有參加戰鬥的J…15D繼續在艦隊北面執行外圍防空巡邏任務之外,其餘的J…15D戰鬥機分兩個批次返回艦隊。主要是航母回收戰鬥機的速度有限,很難一次接納所有返航戰鬥機。
1點25分,由36架戰鬥機組成的第一波攻擊機群離開艦隊上空。
因為日本艦隊上空還有10多架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戰鬥機,所以第一波攻擊機群裡面有12架護航戰鬥機,只有24架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為了支援機群作戰,朱榮輝讓正在艦隊北面執行巡邏任務的2架預警機率先北上,逼近日本艦隊。
1點30分,由24架J…15D組成的第二波攻擊機群從航母上起飛。
考慮到日本艦隊剩餘的防空戰鬥機數量有限,朱榮輝沒有為第二波攻擊機群配備護航戰鬥機,而是讓第一波攻擊機群裡的護航戰鬥機執行掩護任務。為此,朱榮輝讓航空勤務人員為即將返航的戰鬥機準備了12具“夥伴式加油吊艙”,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為第一波攻擊機群裡的12架護航戰鬥機提供空中加油。
1點40分,第二波攻擊機群離開艦隊上空。隨後,執行截擊任務的第一批戰鬥機返回,開始在航母上降落。
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戰鬥機降落之後立即被送入機庫,由勤務人員對其進行必要的維護與檢查、補充航空燃料、掛載反艦導彈,飛行員則直接前往航空作戰中心,領取新的作戰任務。
2點過,第二批返航的截擊戰鬥機開始降落。
在將剛剛降落戰鬥機送入機庫的同時,航空勤務人員將已經檢修好、做好起飛準備的戰鬥機送到了飛行甲板上的“待飛區”,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