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非常鄭重的答應了下來。
村上貞正又嘆了口氣,揮了揮手,讓兩位幕僚離開了書房。
戰爭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卷八 百年積怨 第42章 順大流
10月19日,北京時間22點30分。
接到蔡中凱的電話後,郭銘推掉了晚上的工作會議,吩咐秘書在“總統府”大門外等著蔡中凱,不要讓其他人進來。郭銘知道,蔡中凱不會無緣無故打電話來,更不會沒事在半夜登門拜訪。
雖然郭銘的名聲並不響亮,甚至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是能夠成為中華民國“總統”,郭銘也不是任人擺佈的玩偶。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經過20紀90年代與21世紀前幾年的風風雨雨之後,隨著藍營在2008年的大選中擊敗綠營,再次掌握政權,臺海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準確的說,不是藍營執政使臺海關係發生變化,而是2008年底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臺海關係。想當初,使臺海關係惡化,讓民進黨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黨變為執政黨、島內政局出現兩極分化的也正是藍營的締造者。
作為一個僅有2000萬人口的“地區”,臺灣的命運從來不由執政者決定。
20紀50年代,如果不是爆發朝鮮戰爭,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根本不會出現兩岸問題,被趕到臺灣的國民黨政權早就煙消雲散了。
美國能夠救臺灣,也能毀滅臺灣。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需要與共國共同應付金融危機。上臺執政的民主黨總統不但沒有像以往那樣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對共和國指手畫腳,還在臺海問題上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比如取消向臺灣出售F…16C/D戰鬥機。受金融危機影響新掌握政權的國民黨盡力緩和兩岸關係,希望藉助大陸的幫助戰勝困難。
金融危機結束時,兩岸關係不但大緩和,還在經貿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經濟向不但能夠影響政治走向。還能影響民眾地態度。
到郭銘當選“總統”地時候。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已無懸念。懸而未決地只是統一地時間與統一地方式。順應潮流發展,郭銘也在兩岸問題上採取積極有效地措施。不但在非正式場合與大陸領導人進行會晤。還在王元慶上臺之後不久向大陸政府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地幾個關鍵條件。比如大陸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不管郭銘有沒有能力。他地見識並不差。
大陸敢於在半島戰場上向美國叫板。肯定不會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有任何讓步。大陸軍隊能夠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肯定有能力擊敗臺灣軍隊。綠營地極端路線肯定走不通。只要大陸決心完成統一。臺灣沒有任何選擇地餘地。即便是以維持現狀為目的的“拒統”策略也很難持續下去。如果臺灣當局仍然拒絕進行統一談判。遲早會迫使大陸採取極端措施。按照民間地說法。2049年將是解決兩岸問題地最後期限。如果在此之前無法實現和平統一。大陸有足夠地能力以其他方式完成統一。
隨著一個又一個對手倒下。大陸會把完成統一地最後期限延長到2049年嗎?
郭銘不會抱任何幻想。作為政治家。也不能有任何幻想。
或許紀佑國有足夠的耐心,趙潤東也有足夠的耐心,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王元慶有沒有足夠的耐心,恐怕誰也說不準。
大陸軍情局主動約見島內社團領袖之後,郭銘意識到,王元慶正在採取行動。
作為相對封閉的島嶼社會灣的社團組織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別的不說,每次大選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會主動與社團改善關係,用社團拉選票。同樣的,上臺執政之後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會給予提供支援的社團一些回報,比如幫助打擊敵對社團組織。
郭銘不會忽視社團的影響力,更不會忽視大陸政府發出的訊號。
接下來的10多天裡,郭銘一直利用蔡中凱提供的訊息採取行動。雖然郭銘沒有放棄與大陸抗衡的努力,但是也沒有打算與大陸背道而馳。全面權衡輕重之後,郭銘採取了模稜兩可的策略。
打擊綠營社團實力,對付綠營,不管怎麼看,對郭銘都有益無害。
如果大陸想盡快實現統一,而臺灣又無法抗拒,郭銘可以透過打擊綠營的行動給大陸政權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從而在統一之後的臺灣獲得主導地位,維護自身、以及藍營的利益。如果大陸並不打算儘快實現統一,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