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給陸軍“讓路”,海軍完成3艘大型航母地建造工作之後,放慢了第三級航母的設計與建造進度,著力增強護航戰艦與輔助艦艇地戰鬥力。除了3艘標準排水量超過75000噸的大型航母之外,2017年之後建造了8艘具備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防空巡洋艦、12艘具備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多用途驅逐艦、12艘反潛護衛艦(全電動),組建了包括“共和國”號在內的航母戰鬥群。
讓王元慶感興趣的是海軍地潛艇,因為王元慶對第四次印巴戰爭與東海戰爭中潛艇的表現記憶猶新。
完成6艘097級攻擊核潛艇(配備可控聚變反應堆)地建設工作後,海軍放棄了“全核潛艇”,重點建造“核電潛艇”。
所謂的“核電潛艇”,就是在潛艇上配備一臺類似於“車載式可控聚變供電站”地小型聚變反應堆,與數百噸複合蓄電池。因為小型聚變反應堆的功率偏小,不足以使潛艇達到最大潛航速度,所以只為複合蓄電池供電,不用來驅動超導電動機。簡單地說,“核電潛艇”就是在“劍魚”號這類“全電動潛艇”上增添了一臺小型聚變反應堆,使其成為“超級AIP潛艇”。到王元慶來視察工作的時候,海軍已經建造了3級總共24艘“核電潛艇”,另外還有8艘正在建造。
英常徽沒有著重介紹海航的情況,反正介紹空軍情況的時候會提到海航。
因為嚴宇擎沒來,所以由裴承毅介紹空軍的情況。
相對而言,空軍的裝備更新就沒有那麼引人矚目了。J…14取代了J…11系列(包括J…13)重型戰鬥機、成為主力制空戰鬥機,J…15取代了J…10系列輕型戰鬥機、成為主力多用途戰鬥機,H…9取代了H…6系列轟炸機、成為主要戰略打擊力量。
空軍最大的變化出現在輔助力量上。
KJ22取代了KJ2000,KZ19彌補了預警機的不足。運輸機方面,Y…14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