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駟滅掉菸頭,沉思一陣,說道,“如果中國不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也就是說在我們為印度提供全面軍事援助之後,放棄戰爭計劃,我們可以趁機拉攏印度,讓更多的國家認識到我們的影響力,從而拉攏更多的盟國。如果中國立即發動戰爭,我們則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推動顛覆活動。哪怕我們策劃的行動失敗,也能使中國陷入戰爭泥潭,起到牽制中國的目的。不管是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還是幫助印度建立起高階產業,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牽制中國。”
“如果印度戰敗,我們……”
“印度肯定會戰敗,只是時間問題。”湯馬駟說得斬釘截鐵,彷彿有十足把握。“關鍵不是印度會不會戰敗,而是我們能否利用戰爭。當然,印度戰敗會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比如讓更多的國家相信中國的武器裝備更加先進,從而使我國的軍火出口受到影響。又比如讓中國順利霸佔亞洲,使我們失去最後一個立足點。可是不管如何,中國受到的影響比我們大得多,不說別的,只要戰爭拖上幾個月,中國的經濟發展就將受到影響,王元慶全力推行的政治改革也將受到影響。與我們等西方國家不同,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外界威脅越大,中國越團結,越能發揮出驚人實力。歷史上,中國很少敗在外界力量上,幾乎每一個王朝都是因自身問題而崩潰。要想從根本上打垮中國,只能從中國內部著手,讓中國被內部矛盾打垮!”
不得不承認,湯馬駟的分析非常精準,也切中要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