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7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報部門,在三大情報機構中排名第一。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在第一屆任期中,劉曉賓的表現遠不如李存勳,別的不說,僅在用人方面,劉曉賓就比李存勳差了許多。在軍情局某些“三朝元老”、比如曹雪華等人眼裡,李存勳是軍情局歷史上最“開明”的局長,就連王元慶都認為,李存勳是一個非常懂得用人,而且知道該怎麼用好人的領導人。當局長的前5年,劉曉賓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事無鉅細,什麼問題都要管上一管,很少給手下表現發揮的機會。直到2047年,大概是精力確實不夠,加上年齡越來越大的緣故,劉曉賓才逐漸放手,只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把需要出力的事情交給手下的人去做。可以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至少在很多人看來,2047年之後,劉曉賓的身上有了一些李存勳的模樣。當然,比起李存勳,劉曉賓還是沒有那麼灑脫,只要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大事,他都會不辭辛苦的親自負責。要不然,在這個緊要關頭,他也不會把向元首彙報情況的任務丟給裴承毅,自己去了巴格達。

換個角度看,也能發現劉曉賓與裴承毅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實際上,2042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認為,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是共和國軍隊中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到2047年,也就是裴承毅出任安全副總理、袁晨皓出任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與劉曉賓連任軍情局長之後,就更沒人懷疑他們三人的關係了。

毫無疑問,在這個鐵三角中,頂點肯定是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是兩個支點。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比軍情局長重要得多,原因有三:

一是總參謀部被國防部壓制住之後,職能許可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同人事處、後勤裝備處、預算辦公室等等機構都成了擺設,只有作戰處的重要性不降反升。因為國防部是行政機構,不是軍事指揮機構,在“參謀長委員會”沒有形成氣候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國防部下設機構能夠取代總參謀部的作戰處。

二是唐應龍在2047年退役,與他影響力旗鼓相當的幾個陸軍上將要麼已經退役,要麼在其他崗位上,出任陸軍參謀長的是資歷淺得多的方信中上將。雖然在半島戰爭的五老阻擊戰中一戰成名,但是半島戰爭之後,方信中的日子過得並不舒暢,直到2046年,也就是當上陸軍參謀長的前一年才晉升為陸軍上將。由此可見,隨著裴承毅逐漸脫離軍隊,而且很有可能在2052年,也就是在60歲的時候脫下軍裝的情況下,袁晨皓已經是共和國陸軍中最有影響力的上將。

三是袁晨皓與裴承毅的特殊關係。作為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的搭檔,袁晨皓兩次隨同裴承毅征戰,而且兩次立下汗馬功勞,他與裴承毅的關係可想而知。在很多人看來,袁晨皓不但是裴承毅最得力的手下,還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裴承毅,因此在裴承毅向共和國權力巔峰邁進的時候,袁晨皓絕對是最重要的支持者。

但是瞭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在裴承毅身邊,劉曉賓才是最重要的人。至少在2047年到2052年間,連袁晨皓都無法取代劉曉賓。

等到裴承毅把一杯咖啡喝完,顏靖宇翻到了檔案的最後一頁。

雖然只是大致過了一遍,但是顏靖宇的神色已經變得非常嚴峻了。正如前面幾位國家元首評論的那樣,作為情報機構,軍情局從來是報憂不報喜,只要與軍情局沾上邊的重大訊息,肯定都是壞訊息。

雖然這話絕對了一點,但是此時卻完全正確。

合上檔案後,顏靖宇沉思了好一陣,直到裴承毅又泡了一杯咖啡,他才放下檔案,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香菸,點著抽了起來。

裴承毅仍然很有耐心,他知道,元首肯定會主動打破沉默。

“看樣子,我們不去惹麻煩,麻煩會主動找上門來。”顏靖宇苦笑了一下,順手滅掉了剛抽了三分之一的香菸。從這個舉動就看得出來,他對裴承毅非常客氣,因為裴承毅是共和國高層領導中少數幾個戒了煙的之一。“不管怎麼說,現在不是八年前,既然麻煩主動找上門來,我們就得想辦法解決。”

“劉曉賓過幾天點會趕回來。”

“如果有收穫的話,他隨時會與我們聯絡。再說了,你訪問過巴格達好幾次,對伊拉克當局非常瞭解,我覺得劉曉賓不會有什麼收穫,多半又是白跑一趟。”

“希望再小,不去爭取就等於主動放棄。”

顏靖宇點了點頭,知道裴承毅是在為劉曉賓說話,“不管怎麼樣,劉曉賓不應該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