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2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區消耗寶貴的國家實力。
毋庸置疑,顏靖宇的態度與顧衛民截然相反。按照顏靖宇的觀點,國內建設的主要問題是深化政治改革,一場適度的對外戰爭對政治改革有積極效果,印度的戰後重建工作主要由民間力量負責,政府只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並不需要直接介入。隨著國際形勢轉變,共和國必須有更加長遠的謀劃,解決好中東問題對共和國的長遠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就有理由在中東地區有所作為。
讓裴承毅有點驚訝的是,葉致勝並沒完全站在顏靖宇這一邊。
不管怎麼說,葉致勝也是王元慶提拔起來的,與顏靖宇應該是一條船上的人,而他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支援顧衛民,已經不單單是與顏靖宇對著幹那麼簡單的事情了,而去想借此擺脫王元慶的影響。也就是說,葉致勝肯定對王元慶的安排不滿,知道不可能在王元慶安排的這套政治體系中佔到便宜。
更讓裴承毅想不通的是,林嘯雷的態度模稜兩可。
在如此重要的軍事問題上,做為總參謀長,林嘯雷不應該保持沉默,不管是支援還是反對,林嘯雷的立場應該非常明確。
林嘯雷的態度對前幾天的會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正是如此,直到16日晚上,顧衛民才向顏靖宇做出讓步,預設了共和國在中東地區採取的軍事行動。問題是,顧衛民並沒全面讓步。按照最終的部署,作為聯合指揮官的裴承毅將直接向元首負責,而不向總參謀部負責,與軍隊調動有關的事情一律透過軍情局與總參謀部溝通,而計劃內的戰爭開支不得超過2041財年度國防開支的2倍,並且不得以戰爭為由進行軍事動員,哪怕是最基本的軍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