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3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爆發前,擁有800多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近600架。但是土耳其空軍的戰鬥力並不強,主耍就是裝備相對落後。按照《簡氏防務週刊》在年初公佈的資料,除了少數F…54A戰鬥機之外,土耳其空軍的主力是已經落後的F…35系列戰鬥機。即便不考慮系統作戰能力,在沒有制空戰鬥機的情況下,土耳其空軍的國土防空能力都非常有限。
8點30分不到,土耳其東南地區邊境巡邏司令部遭到轟炸。
從此開始,每分鐘都能收到數份相似的戰報。
一直持續到9點過,轟炸行動才結束。
在參謀做匯總報告前,杜奇威就知道,至少有100多個目標遭到轟炸,而且被徹底炸燬。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對杜奇威來說,已經沒有多少選擇了。
9點15分,確認共和國空軍的第二輪轟炸行動已經結束之後,杜奇威立即聯絡了布呂歇爾,讓他立即率領部隊趕望哈卡里省。
雖然此時仍然沒有情報證明共和國陸軍會在土耳其東南地區大打出手,但是共和國空軍重點清除該方向上的土軍高價值目標,已經表明了裴承毅的戰略企圖。事實上,如果裴承毅不想在該方向上有所作為的話,完全可以用第二輪轟炸的作戰部隊重創以色列空軍,奪取戈蘭高地方向上的制空權。
總而言之,杜奇威做出了判斷,也採取了行動。
吃早飯的時候,參謀送來了前兩輪的總結報告。
搞清楚情況後,杜奇威馬上給馬耳他與義大利的空軍基地下了命令,要求儘快向土耳其轉移保障裝置,並且在11點之前派來第一批F…42戰鬥機。
必須承認,美軍的資訊蒐集能力確實很強,杜奇威也很有魄力。
第二輪轟炸結束不到半個小時,美軍的資訊處理部門就得出了結論,斷定共和國空軍在前兩輪轟炸中投入了大約70架戰略轟炸機與700架戰術戰鬥機,如果算上參加空戰的戰鬥機,則共和國空軍在頭幾個小時內就投入了800架戰鬥機。這一評估結果與杜奇威之前的預料大致相當。
正是如此,杜奇威斷定第三輪轟炸不會馬上到來。
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兩輪高強度轟炸之後,共和國空軍的參戰部隊應該休整,在飛行員休息的時候對作戰飛機進行維護檢修,但是之前的多場戰爭早就證明,極端情況下,共和國空軍能夠連續出動3到4輪。也就是說,執行第一輪轟炸任務的作戰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