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3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4日清晨,出動128架C…27A型戰略運輸機與242架C…221型戰術運輸機,向錫韋雷克運送了出24184名官兵、424輛主戰坦克、684輛步兵戰車、800餘臺軍用車輛,以及總共24000餘噸的各類作戰物資。在持續10個小時的空運中,C…37A總共飛行了250餘架次,C…221總共飛行了700餘架次。因為陸軍的VC…31並不屬於美國空軍,所以在統計資料的時候,空運司令部沒有提到VC…31做出的貢獻,而根據美國陸軍航空兵的記錄,當天晚上有300多架VC…31參與了空執行動,飛行了上千個架次,光是運送的物資就超過了15000噸。也就是說,在空運司令部統計的空運清單中,大多數物資與部分人員裝備都是由陸軍航空兵的運輸機負責的。實際上,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完全依靠空軍,也不可能在10個小時之內運送相當於1個半師的人員準備,以及數萬噸作戰物資。
即便以共和國軍隊的標準來衡量,這都是個壯舉。
正是這場空運,改變了錫韋雷克的局面。
非常可惜的是,美軍的空運並沒受到太大的影響。
首先是裴承毅、袁晨皓等人都沒有料到,杜奇威會出動數百架運輸機,在短短一個晚上將那布勒斯的美軍第2步兵師與第10步兵師的大部分官兵與重型裝備,以及囤積在安塔利亞的2萬多噸物資送往錫韋雷克。要知道,這種超大規模的空執行動很傷“元氣”,美軍的運輸機群在完成這個任務之後,至少需要停飛24小時。其次是在空運之前,錫韋雷克的防禦非常薄弱,而且杜奇威還在加強外圍的戰略防線,特別是在馬拉蒂亞方向上,美土聯軍的動作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軍不會死守錫韋雷克,只是希望在錫韋雷克拖延共和國軍隊的前進步伐,為加強戰略防線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最後就是共和國軍隊的支援力量都有任務在身,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旅都在為進攻切爾米克的部隊提供炮火支援,第六戰鬥單位的炮兵旅則在開赴敘利亞的途中,空軍則在忙著奪取制空權,海軍則在為南方戰線上的作戰部隊提供支援,而陸航的低空攻擊機群經歷了前面的戰鬥,正在設法補充損失的兵力,所以在美軍進行戰略空運的時候,裴承毅與袁晨皓都無法加以阻止,甚至沒法進行干擾。
當然,戰場上的局勢仍然對美軍不利。
第2步兵師與第10步兵師的官兵到達錫韋雷克的時候,第一戰鬥單位的一支主力部隊正在攻打切爾米克,並且趕在天亮前打下了這座僅有幾千居民,卻有大約1萬土軍的軍事重鎮。
可以說,這是美軍在當天晚上最大的損失。
雖然切爾米克在錫韋雷克的東北方向上,而不是在通往馬拉蒂亞的西北方向上,所以丟掉這座小鎮,對美軍守衛錫韋雷克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切爾米克就位於托羅斯山脈的南面,不但有數條透過山區的小路,距離埃爾加尼不到50千米,而埃爾加尼正是橫貫托羅斯山脈的公路與鐵路的重要中轉站。因為土軍在迪亞巴克爾失守之後,炸燬了代韋蓋吉迪水庫的大壩,利用洪水沖毀了從迪亞巴克爾通往埃爾加尼的鐵路橋與公路橋,並且將迪亞巴克爾北面變成了一片澤國,所以共和國軍隊要向越過托羅斯山脈,就得繞過代韋蓋吉迪水庫,也就得從切爾米克透過。
也就是說,共和國陸軍佔領切爾米克,是在為翻越托羅斯山脈做準備。
顯然,這是杜奇威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不管裴承毅是否打算繞過錫韋雷克,共和國陸軍佔領切爾米克,等於給了裴承毅一個新的選擇,也等於在美軍的防線上插了一刀,讓杜奇威在全力守衛錫韋雷克的時候,不得不留上一手。
顯然,這是非常高明的戰術安排。
事實上,攻打切爾米克不是裴承毅的主意,也沒有必要讓聯合司令官來規劃如此詳細的戰術行動。根據袁晨皓在戰後提交的報告,這次行動的主要策劃人是凌雲霄。雖然有人認為這是袁晨皓在幫助凌雲霄獲得晉升,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確實有可能是凌雲霄策劃的作戰行動。要知道,在半島戰爭中,凌雲霄就策劃了攻打清州的作戰行動,為39軍攻打漢城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需要強攻錫韋雷克的時候,凌雲霄有理由在美軍的側翼防線上開啟突破口,為正面進攻提供幫助。
正在如此,14日上午,杜奇威不得不把第10步兵師的8000名官兵送往馬拉蒂亞,並且為駐守埃拉澤的土軍空運了一批工程裝置與工程物資,要求土軍盡一切努力,把埃拉澤變成一座攻不破的堡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