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5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完成戰爭動員,並且鞏固戰略防線。也就是說,等到打敗俄羅斯之後再進軍太平洋,與美國爭奪太平洋的霸權,共和國勢必面對一個全面武裝起來的美國,而這也正是最難以擊敗的美國。雖然從戰略上講,共和國打贏持久戰的把握比美國大得多,而且作為挑戰者,共和國從一開始就得做好打持久戰、以消耗來拖垮美國的戰略準備。但是持久戰必然會使勝利黯然失色,甚至會讓勝利者無法從戰爭中獲得任何好處。

很明顯,裴承毅不想與美國打一場持久戰。

提前打響太平洋戰爭,肯定會考驗共和國的戰爭動員能力、還會考驗共和國的戰爭承受能力,可是同時也會給美國造成最大的壓力,並且趕在美國完成戰爭動員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迫使美國承認在太平洋上戰敗。即便美國不會輕易認輸,在取得了初步勝利之後也能大大縮短太平洋戰爭的持續時間,從而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最終使戰爭帶來的好處最大化。

看得出來,這也是一個政治家與一個軍事家的區別。

回顧歷史就能發現,裴承毅做出的選擇與100多年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做出的選擇幾乎完全一樣。當時,美國是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名義向日本宣戰,並且在德國以日本盟國的身份向美國宣戰之後,才向德國宣戰。從道義上講,美國的頭號敵人是日本,而不是歐洲大陸上的德國,問題是,參戰之後,羅斯福採納了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提出的“先歐後亞”的戰略計劃將擊敗德國當成頭號任務。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