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6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美國而戰,但是這些措施都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歸根結底,美軍缺乏戰鬥力是因為缺乏有經驗的軍人,缺少足夠先進的武器裝備。

更重要的是,守住波多黎各的關鍵不是有多少地面部隊,也不是能夠動用多少戰鬥機,而是能不能掌握制海權,把共和國軍隊擋在千里之外。

美國海軍都退卻了,留在島上的陸戰隊與陸軍能有多大的作為?

不看別的,這個觀點沒有錯。

孤島難守,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守住過一座孤島,而且守軍在絕犬部分情況下要付出比進攻方更加慘烈的代價。100多年前,美國打贏了太平洋戰爭,非常清楚守衛孤島的難度有多大。

問題是,共和國當局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戰爭的政治特性往往會對戰爭本身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拿100年前的太平洋戰爭來說,在必敗無疑的情況下,日軍在硫黃島上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讓志得滿滿的美軍付出了更加慘重的代價,從而對美國的戰略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讓美國當局在考慮該如何結束這場戰爭的時候,不得不放棄登陸日本本土的打算。雖然兩枚原子彈給日本留下了永久的傷痛,但是比起美軍登陸對日本造成的破壞,這點損失根本算不了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大軍臨境的情況下,美國當局必須考慮本土作戰。

對美國來說,最好的結果無非是在本土變成戰場之前結束戰爭。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像當年的日本,在本土外圍防線上打出點樣子來,讓共和國軍隊嚐到苦頭,也讓共和國當局放棄登陸美國本土的打算。

毫無疑問,波多黎各是美國當局最後的選擇。

如果守不住波多黎各,美國就將失去做最後掙扎的機會。說得直接一點,共和國軍隊攻打波多黎各的目的是為了給猶太人一個交代,接下來,共和國就將進軍古巴,用成千上萬的轟炸機,以及數以億計的炸彈將美國變成焦土。就算美國能夠堅持到最後,迫使共和國打地面戰,在本土成為廢墟的情況下,美軍的戰鬥力也不會強到哪裡去。到時候,不但會被炸回石器時代,還要遭受慘重的人員損失。

美國沒有退路,也沒有其他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低估美軍死守波多黎各是共和國高層犯的低階錯誤。

戰略層面的低估,帶來的就是戰術準備方面的嚴重不足。

雖然在陸戰隊登上波多黎各之前,共和國海軍進行了近一個月的前期火力準備,光是出動的戰機就超過了兩萬架次,但是受後勤保障等因素影響,前期火力準備的強度一直不是很大,而且沒有形成系統,往往是今天炸了,明天就被修復。到7月初,也就是準備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時候,島上仍然有半數以上的軍事目標沒有被摧毀,超過三分之二的美軍防禦部隊具有完備的戰鬥力。

與前期火力準備相比,陸戰隊的準備更不充分。

雖然當時共和國宣稱準備了百萬大軍,就算除掉艦隊、航空兵與後勤人員,陸戰隊作戰部隊的兵力也在30萬以上,但是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到7月初的時候,到達前線的陸戰隊只有5個旅,戰鬥單位的總兵力不到10萬。

要知道,當時島上的美軍兵力不低於100萬,戰鬥人員佔半數以上。

準備如此不充分,結果可想而知。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一天,共和國陸戰隊的先頭部隊登上了波多黎各。

海灘上的戰鬥打得非常慘烈,雖然共和國陸戰隊選擇了立體登陸戰術,絕大部分作戰部隊都是乘坐垂直起降運輸機到達島上的,只有少數超重與超大裝備需要由氣墊船、或者登陸艇送上岸,但是在兵力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共和國陸戰隊沒有使用較為擅長的大縱深突擊戰術,而是把兵力集中在了海灘上。

這場登陸作戰,可以說是共和國陸戰隊在大戰期間打得最糟糕的一次。

不管有多少其他理由,誰都不能否認,過於草率的決策,嚴重欠缺的準備,讓衝上海灘的陸戰隊官兵成了美軍射殺的物件。

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共和國陸戰隊就損失了近2000名官兵。

要知道,上一場讓共和國陸戰隊在一天之內損失2000名官兵的戰鬥發生在4年前的塞班島上,與4年前相比,共和國陸戰隊不但擁有了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擁有絕對的戰場主動權,在幾乎掌握了全部優勢的情況下,仍然打成這個樣子,肯定不是軍人的問題,而是決策者的問題!

肯定得有人為之負責,只不過這人不是裴承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