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部分,殺破千軍,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桌子上搞來搞去,只有水辛逸一個人連連點頭,另外幾個人卻都沒有弄明白,將泥土堆在桌上,東一團西一坨的,這是搞什麼名堂?
“方藍,大概是這樣吧?”
方藍託著下巴思考了一陣,朝一堆泥土指了一下。“這座山應該高一點,與北面的那座山丘要隔得遠一點,中間不是峽谷,而是山間平地。”
李洪濤又做了調整。
“這下差不多了。大概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那麼,現在你把山寨的位置標出來。”李洪濤將一把各種顏色的小旗幟給了方藍,“人數在兩百以上的插紅色的旗幟,一百到兩百間的插藍色的旗幟,一百以下的插綠色的旗幟。”
方藍一邊思考著,一邊將各種顏色的旗幟插在了不同的“山頭”上。
“注意山寨的朝向,大門的方向。”
方藍又對幾個旗幟做了調整。
李洪濤看了一陣,這才微微點了點頭。
“李大哥,這是……”蔣晟忍不住問了一句。
“這叫‘沙盤’,比地圖更直觀,更容易看懂。”李洪濤解釋了一句,又沉思了起來。
其他人也都沉思了起來。
“方藍,說下大體的情況吧。”
“南北虎口關之間的路程大概是八十里,以往山賊主要劫掠經過的商隊,只是這幾年很少有商隊走臥虎道這條路線,大部分的山賊才開始劫掠南北兩面的村鎮。暉州這邊連年遭到永盛軍襲擾,靠近北虎口關的村鎮幾乎都荒廢了,大部分山賊集中在南虎口關附近,主要洗劫建州境內的村鎮,甚至襲擊永盛軍的輜重部隊。規模較大的山寨都在山區腹地,主要就是為了避免被永盛軍圍剿。只有規模較小,可以迅速轉移的山賊才會在伏牛山邊緣,以及臥虎道附近紮寨。”
“總共有多少山寨,多少山賊?”水辛逸摸著下巴問了一句。
“我們發現的山寨有五十多處,其中有人活動的有二十七處,山賊總人數在二千到二千五之間,其中壯年男性大概只有三成左右,其他的都是婦女、老人、兒童。現在標出來的都是人數在五十以上的山寨,更小的我沒有標出來。”
水辛逸微微點了點頭,朝李洪濤看了過去。
“永盛軍是否經常圍剿山賊?”李洪濤這話是對所有人問的。
“每年都會派兵進山圍剿,不是夏季就是冬季。”鄧頤斐回答了這個問題,“只是規模都不大,特別是這幾年,永盛軍忙著到暉州來打秋風,用於圍剿山賊的兵力就更少了。”
李洪濤又沉思了一陣,對方藍問道:“南虎口關的情況怎麼樣?”
“大概駐紮有兩個隊,四百多名官兵。關隘很完整,只是附近地形並不險要,對付山賊也許夠了,對付正規軍就不太理想。”
“只是,這麼多山賊……”蔣晟看了看李洪濤,又看了下別的人,顯得毫無信心。
“山賊確實是個問題。”李洪濤長吸了口氣,“想要剿滅這些山賊的話,別說甲隊這點兵,就算是十個甲隊,甚至是二十個甲隊的兵力都不夠。再說了,山賊根本就不會死守山寨,官軍來了,都作鳥獸散,躲到大山裡去;官軍走了,再聚集在一起,出來活動。如果山賊的規模較大的話,甚至可以利用山區裡的險要地形加以阻擊。”
眾人紛紛點了點頭,如果不是這樣,恐怕永盛軍早就把山賊滅掉了。
“有一點,也許你們都沒有考慮到。”李洪濤又掃了眾人一眼,“從山賊成員的性別,年齡情況來看,名義上有兩千多人,實際上能打仗的也就五百到六百人左右,其中真正算得上是‘精銳’的恐怕不到兩百人。小山寨,多半就幾個頭目厲害點;大山寨,也最多十幾個比較彪悍。”
“可是,山賊這麼分散,就算如此,也很難圍剿。”鄧頤斐嘀咕了一聲。
“為什麼要圍剿他們?”李洪濤反問了一句,“各位都想一想,他們是真正的山賊嗎?有拖兒帶女,拖家帶口的山賊嗎?他們都是迫不得已才躲到了山裡,因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當山賊。你們都想一想,當初有多少人提出退入山中,去當山賊?難道,我們也是山賊?”
“李大哥,你是說……”杜威首先明白了過來。
“不需要動一兵一卒,我就有辦法收復這些山賊。”李洪濤笑了起來,“當然,這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現在時間已經很緊迫了,我們的糧食連兩個月都堅持不到,加上年底還要開赴虎口關,到時候會招募民夫,需要更多的糧食。方藍,那些主要山寨頭目的情況調查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