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援,求推薦),回到明朝開工廠,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明朝開工廠》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大旱……
赤地千里!
曾幾何時,施奕文以為這句話應該只是文學家的誇張,怎麼可能是赤地千里呢?
可是在他離開京城之後,沿著官道一路往南,不過只是剛過保定,就在這原本是北直隸最富庶的魚米之鄉,所見到的卻是“赤地千里”。
紅赤赤的日頭當空高懸,路面上,乾燥的塵土在風中像煙似的卷流著,乾裂的土地裂出的口子,能塞下小孩的手臂。
越往南,越是如此,越往南地裡的旱情就越重。
“哎,作孽啊,這鬼老天兩個月不下雨,可讓老百姓咋活啊!”
趕著的車伕長嘆著,坐在馬車上的施奕文,若有所思的看著溝岸邊上。溝岸邊偶爾的可以看到幾架水車,原本應該轉動著水車,這會已經沒有了動靜,水車的車葉板即便是偶爾動上一下,也只刮上些黏稠的泥漿水,還不等送上去,就已經凝固在車葉板上。
接連兩個月的乾旱,讓深州的許多小河小溝幾乎幹得見了底,只有河道中間還存著些水,儘管離岸邊很遠,但是百姓仍然踩著淤泥走到河中央,用木桶裝水,然後挑著水的倒到自家的地裡,可是田間土地上那乾裂的裂口,卻像一片片貪婪的嘴唇在拼命舔著少的可憐的水。
往田間看去,田裡的高梁、小米稀稀拉拉的,這些作物遠比小麥更為抗旱,可現在也像火燒過似的一片焦黃。
“致遠,你看,就像那些難民們說的那樣,越往南旱情就越厲害,深州這地方去年又遭了場水災,接連兩年旱澇,這裡的百姓恐怕早就耗盡了積蓄。這一路上,咱們碰到的不少百姓,都是從這裡逃出去的,不過大家還在這裡撐著。”
張靜修不解的看著施奕文,那天,他說要到南邊的災區來看看,即便是來到這裡看了,又能怎麼樣?
“難道官府就不賑濟嗎?”
施奕文皺眉問道。
“致遠,你有所不知,這天底下,那年不旱不澇,即便北直隸是天子腳下,像這樣的幾府幾地的旱情,朝廷是問不過來的,也就是靠地方上自籌錢糧賑災,再就是靠百姓自己撐著了。”
“撐著……”
旁邊騎在馬上的李峰哼了一聲。
“少爺,百姓撐不了多久的,等到耗盡了積蓄的時候,不知多少百姓就要典兒賣女的地步了……”
李峰說話的時候,手指著不遠處的村子說道。
“少爺你看,不少百姓連房子頂梁都賣了,這歷來度荒都是這樣,先是賣牛,再賣房梁、然後是房子、田地,最後又是典兒賣女……”
對於本身就逃過荒的李峰來說,對於這一切他並不陌生,最後他又抿抿嘴說道。
“其實,大多數人都在那苦熬著,他們不知道,應該趁著旱情不重的時候趕緊走,畢竟,那時候路上還能討著吃食,再晚了,恐怕就得餓死在路上了……”
待近了村子,老遠的就看見村子裡不少房子被拆去了房梁、房瓦,一間間沒了房頂的房子,黑洞洞的,像是想要吞噬這裡的一切。在村中的井臺邊不少面黃肌瘦的百姓排著長蛇陣,施奕文便急步走了過去。
站到井邊,只見一隻吊桶在井上吱吱呀呀地被吊上來,桶裡是半桶濁水那排著隊的村民每人手裡拿著一隻碗,在等著水。一個老人站在井臺上,接過碗,倒上水,又接過一隻碗,拎起木桶將水全倒進碗裡。
然後老漢沉著臉,對那些村民說道。
“不許喝了,都倒到田裡去,明白麼?”
年少的孩子舔著乾裂的嘴唇。
“喝一口也不行麼?”
老人直接說道。
“不行!人省一口水,田長一棵苗!指不定一棵苗,就能救下一條命。”
看著那孩子小心地端著水碗,跟在父親身後向農田走去,將碗裡的水潑向田裡時。施奕文問道。
“老爹,這井裡也沒水了?”
老丈見他衣著打扮不像尋常百姓,便恭敬答道。
“回公子話,這井早就旱乾了,就是眼下又挖深二尺了,也不見有水,都是這老天爺,火毒的太陽,卻不值得給上一滴雨來……”
河干了,井涸了。
繼續往前走,看著百姓們提著水桶,沿著田埂,小心翼翼的將水一碗碗潑到田裡。一碗水潑到地裡,田裡騰起一股煙,吱吱了幾聲,轉眼就一點水痕兒都看不見了。站在烈日底下,施奕文的衣袍上全是汗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