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將軍與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回到明朝開工廠,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明朝開工廠》最快更新 [aishu55.cc]
對於他人心中的想法,施奕文當然不清楚。況且,他一回到京城就忙活了起來。
首先要到書樓去印書,儘管《壓水井法》一書早就編寫完成了,但是還需要新增一些圖樣。
忙活了一天,把需要新增的圖樣繪製出來之後,施奕文便來到的書樓,看著工人搖動石印機印製著書頁,隨著印機的轉動,一張張書頁被印出,微微泛黃的紙上墨跡非常清楚。
印書工房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石印之所以在近代中國倍受歡迎,不僅是因為他類似於傳統印刷,容易製版,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為平版印刷的一種,它可直接使用廉價國產水墨,而且腐蝕石板壽命極長可以印上幾萬甚至十幾萬次。
諸如此類的優點,讓石印機在中國得到普及,至於鉛印取代石印,那也是要等到解放後,隨著冶金業、化工業的發展。
“這印的可真清楚啊……”
看著印出來的書冊,施奕文不由的感嘆道。
“公子,其它如果,咱們的墨要是再摻上兩成的水,這字跡不比現在淡到那,還能再降低一些成本。”
作為“啟智書樓”的掌櫃,孫逢山又一次針對成本提出了他的建議。
“孫掌櫃,生意不是這麼做的,即便是多加兩成水,又能省下多少?就一萬五千冊《壓水井法》,能省多少?是一百兩?還是多少?”
搖搖頭,施奕文看著孫逢山說道。
“想要降低成本,可以從紙、墨的生產上想辦法,不一定要偷工減料,對了,上次我和你說的那個紙,現在制的怎麼樣了?”
岔開話題,施奕文問道另一件事。
“東家,我原本正想找您的那,請東家移步到樓上。”
到了樓上的隔間裡,孫逢山從取出了一張泛黃的紙張,然後說道。
“東家,您看,這是咱們的紙坊低著您的吩咐試製出來的桑皮紙。”
接過那張淡黃色的紙,施奕文特意感受了一下它的手感,紙張堅韌有光澤,聲音清脆。摸起來似乎與後世的紙幣紙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更厚一些。
“東家,這紙前後用了兩個月才做出來,其實用結香做紙,並不稀罕,在南方比較常見,結香皮紙的受墨性非常好,用其寫字墨跡不滲不洇,它比普通的桑皮紙更加細膩綿軟,紙質也更加細緻均勻、平整光滑。不過,現在又加了入了棉、麻後,更堅韌、硬挺了許多……”
看著東家,孫逢山試著說道。
“只是,在下實在不知道,東家為什麼不惜工本制這個紙?”
面對孫逢山的不解,施奕文微笑道。
“印銀票!”
微微一笑,施奕文又一次拿起它,迎著光看去,可以看到紙間的水印,水印技術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技術,現在很多紙坊就會在紙角增加水印,以標明“品牌”。
果然,正像資料中提到的——三椏紙最大特徵就是水印清晰非常。所謂的日本獨家的“三椏紙”其實就是中國的皮紙,而日本稱為“三椏木”的結香不過只是桑皮紙原料之一,在這個時代,這應該是能找到的最好的“紙幣紙”。
“有了它,咱們才能印出仿偽的銀票出來。”
含棉麻皮紙、油墨、……這些都是確保銀票仿偽的手段,當然,要是再有凹版、甚至防偽變色油墨就更好不過了。
當然,現在這一切都是為將來作準備,畢竟,現在銀票的使用並不廣泛,主要還是給一個人用,只是偶爾有一些人用罷了。但是什麼事情總要提前做好準備。
想到了銀票,施奕文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那個合夥人,這可有陣子沒見著他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麼。
不過轉念一想,施奕文也能猜到,他肯定不可能比自己更自在,畢竟,有那麼一位“強相”擱在那。想到那位“強相”,施奕文的眉頭微微一蹙。
張居正!
現在自己也算是真正入了他的眼,看樣子,以後和他的接觸是不可避免了,只是他會在什麼情況下見自己?
自己又是獻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