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鳥銃(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回到明朝開工廠,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明朝開工廠》最快更新 [aishu55.cc]
冬日裡的曠野上萬籟俱寂,只聽得見雪花飄落時沙沙的聲音。與其說是聲音,不如說是一種感覺,漫天的飛雪在空中飛舞著,在厚厚的積雪間,一隻野兔似乎在尋覓著什麼。
突然,那隻野兔像是意識到危險似的,抬頭往左右看去。
瞬間,一聲槍響打破了天地間的寧靜。
**落下時,瞧見野兔已經躺在積雪間,施奕文便稱讚道。
“士吉好銃法!”
這並不是虛言,畢竟能在五六十米外用滑膛鳥銃擊中野兔,這槍法確實非同一般,難怪是明代有名的火器專家。
說起來,施奕文與趙士禎認識,完全是因為公事,兩個月前,作為鴻臚寺主簿的的趙士禎,奉命來他這取回“舊港宣慰使”的官印,然後兩人就算認識了,當時施奕文還真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年青人,居然是晚明大名鼎鼎的火器專家。
只以為是個普通的官員,後來在辦馬車行時,趙士禎卻主動找上門,無他,就是對軸承好奇,如此兩人也算認識了,原本在鴻臚寺就是個閒差的他,這陣子倒是經常往施奕文這跑。
今個還特意帶來了鳥銃,拉著施奕文與他一同打獵。
“致遠客氣了,這銃法倒也無他,惟手熟爾。”
說話時,趙士禎把鳥銃遞給施奕文。
“致遠要不要試試?”
從趙士禎那接過鳥銃,看著鳥銃的鐵質銃身,施奕文只是靜靜的端詳著它,儘管過去沒見過鳥銃,卻也聽說過他的大名,其實也就口徑較小的火繩槍而已。
“致遠,你別擔心,這鳥銃不是官營鐵坊出的劣等貨,是我特意請城中最好的工匠用上等閩鐵打製的銃管,即便是放上幾百銃也不會炸膛,那些個匠戶,著實可恨,給兵卒們用的鳥銃低劣不堪,屢屢炸膛,若是他人自掏銀子讓他們造銃,卻不見炸膛。”
見施奕文拿著鳥銃半晌都沒說話,只以為他是擔心炸膛的趙士禎連忙解釋道。
“其實也不盡然。”
施奕文隨口說道。
“這鳥銃低劣,並不僅僅是工匠的問題,最根本原因,應該還是原料。”
“原料?”
趙士禎不解道。
“士吉為什麼要用閩鐵打製銃管?”
“因為閩鐵質優,最適合打製銃管,其它各地出產熟鐵打製的銃管都不堪使用。”
“那士吉可知道為什麼閩鐵質優可以用來打製銃管,而其它地方的鐵就不堪使用了?”
面對施奕文的反問,趙士禎不禁有些疑惑,過去他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其實,究其原因的話,倒不是因為閩鐵質優,其它地方的鐵質劣,而是因為福建山林茂密,當地鍊鐵都是用木炭鍊鐵,木炭雜技少,煉出來的鐵自然是好鐵,而其它地方,尤其是北方,因為林木不足,往往都是用煤鍊鐵,煤煙大灰多,煉出來的鐵質多,以煤鍊鐵製造的火器,自然容易炸膛。”
對於這樣的解釋,趙士禎還是第一次聽說,只見他詫異的睜大眼睛。
“你是說,所有的問題都在煤上?”
“確實如此,鐵礦石的質量差也有一定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鍊鐵方式上的差別。”
以冶金學上來看,中國鐵礦普遍含磷超標,而用煤鍊鐵導致含硫量進一步增加,硫會造成熱脆,硫和磷對鋼鐵的焊接效能都有不利影響。這就基本上註定了用煤鍊鐵器高溫鍛打製造鳥銃會經常炸膛。而到最後,許多人都把這個原料問題歸罪於匠戶制度以及工部剋扣等問題上,或許有一定的原因,但鐵質差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原來這根子還是鐵上。”
皺了皺眉頭,趙士禎說道。
“那要是全用閩鐵呢?不過似乎也不行,福建沒有鐵課,當年閩鐵只供戚帥一軍,自然沒問題,可要是放之全國勢必不太可能,造銃管必須要用熟鐵,二三斤鐵才得一斤熟鐵,一枝銃管……這事恐怕辦不成,辦不成,要不就在京師用木炭鍊鐵呢?可京中木炭本身就貴……”
瞧著趙士禎整個人在那陷入了迷思,施奕文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端起了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