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部分,春風拂欄(致村官,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偉。作為縱火案專案組成員,他們希望江偉說真話。
江偉說,縱火案的原始卷宗你們已經看了。我的看法和觀點都在卷宗裡。目前而言,沒有證據排除,王、陸不是罪犯的證明。蘭、杜說,時至今日,您還這麼固執,只能有一種解釋。您不願意縱火案真相大白。那樣,將使您臉上無光,將暴露一些您所不樂意為外人知的秘密。
江偉說,這是你們的猜測。江偉說,我聽說,你們已經查明瞭姚舜禹等人集體失語的原因。蘭、杜說,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當年,專案組成員正雄心勃勃準備攻克縱火案時,每個專案組成員都收到了一塊黃金。
對此,他們十分矛盾。交出去,怕引火燒身;不交出去,怕承擔責任。於是,專案組成員選擇了集體失語。他們決定提前辦結這個案子,投入到其它案子中。
江偉說,應該祝賀你們。蘭、杜說,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現在,能說說您當時為什麼在結案報告上簽字?江偉說,該說的話,我都已經說了。我聽說你們已經又有下一個目標了。
蘭、杜說,真是什麼秘密都瞞不過您呀。江偉說,能告訴我誰是犯罪嫌疑人嗎?蘭、杜說,不能,這是國家秘密。江偉說,你們不說,我也能猜出幾分。兩鎮發生的什麼事,能瞞得住我的眼呀。
蘭、杜說,看來,我們今後要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一條戰線,對付兇狠狡猾的犯罪分子。一條戰線,對付與犯罪分子勾結的內部人。江偉說,縱火案的謎底不是輕易可以揭開的。蘭、杜說,我們對此充滿信心。江偉說,但願你們成功。我希望學生能給老師上一課。說完,他詭譎地笑了。
60:鑄譽之囚徒困惑
這學期,我校的張教授開設了‘犯罪心理學’講座。我喜歡這門課,有時間就與同學們一起聽。這節課,張老師向大家介紹了 “囚徒的困惑”這個理論。這個理論的創立者為囚徒們。
只不過,博弈論大師納什將其歸納總結,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該理論認為,囚徒的困惑在於,是選擇坦白從寬之路還是走抗拒從嚴之路。
從利己主義的角度出發,囚徒們最終選擇的是坦白從寬之路。張教授進一步解釋說,無論多狡猾的罪犯,也逃不過“囚徒的困惑”這個怪圈,乖乖將自己或他人所犯罪行一五一十講出來。
原因有三:第一,資訊不對稱使然。在監獄裡,警匪雙方資訊不對稱,警方處於優勢地位,罪犯處於弱勢,弱者怎麼可能抗衡強者?第二,人性弱點使然。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意識。假如自己不坦白而別的囚徒坦白了,自己將得到從重處罰,於己不利。第三,溝通需要使然。罪犯總想把自己做過的事情,讓別人知曉。不跟警察說,也會跟其他人講。
可是,這個理論的創立者—囚徒們認可這個理論嗎?應該說,囚徒們是認可的。證據之一就是,雖然犯罪率高,但警方的破案率也不低。警方能破案,部分原因來自罪犯的配合。
然而,在課堂上,同學們就此理論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許多同學都同意青鋒律師的觀點。陸嫚、王蓉持反對意見。
陸嫚說,“坦白交待的,都是心理素質差、缺乏反審訊經驗的罪犯。對於那些慣犯,如果他不想說,沒有任何人能撬開他的嘴。”蘭、杜說,“人是社會動物。肚裡藏不住事,哪個不想說?不少多年未破的積案,恰恰是因為罪犯向外人炫耀本事大而被警方偵破的”。
王蓉說,這隻能說明,這些罪犯修煉得還不到火候。杜若說,有一句諺語,你別忘了。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獵人。陸嫚說,許多人都這麼說,可是結果怎樣?還不是有許多江洋大盜逍遙法外?白潔、黑妹不發言,只是靜靜地聽。
61:鑄壽之正義之戰
陸嫚說,我也給你們介紹一種理論。這種理論是你們警察創立的,叫警察的困惑。蘭、杜說,笑話。警察是正義的化身,我們有什麼困惑?
王蓉說,你這樣說,太不客觀了。你們的困惑多了去了,只不過你們不願意承認而已。你們以掃黑除惡為己任,可是,你們不得不同時在兩條戰線上展開鬥爭,有明有暗。
一方面,你們要針對黑社會組織;另一方面,還要提防自己人的誤解、惡意中傷甚至無情打擊。因為,黑社會組織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可以輕易將你們內部的意志薄弱者收買過來;可以輕易煽動不明真相的人與你們作對。
其次,法律及內部紀律對你們是個很大的束縛。你們的一切行動,都必須在法律的範圍內行事,而黑社會是不按法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