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新中國近代史,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清楚,日本不過是負隅頑抗,沒什麼實際意義。美國如今是沒有兩顆原子彈了,但研製成功了,製造還不快嗎?下一次,日本怎麼辦?中國已經圖窮匕首現了,日本真能拒絕的了嗎?

周少川離開後,我坐在辦公室裡好一會兒,總覺得能源問題是個大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中東何止是“一發”。哈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中東就是這個支點。中東一有動盪,全世界油價都會翻番,實在不能不重視的。中國與伊朗的關係向來很好,透過前幾年盟軍的勝利,中國甚至在那裡擁有了三處重要的軍事基地和一處海軍基地。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中國外交的大勝利。

而且,中國的態度比較溫和。我知道中國不可能佔領的這些地區,也沒有殖民的企圖,一向是對當地的民族主義者加以扶持和幫助。中國不具備壓迫的條件,彼此之間的交易也要公平些兒,故中國在中東的聲譽還是不錯的。然而,中德兩國在前兩年支援以色列建國,還是在當地的阿拉伯人之間引起了爭議和不滿。

在四十年代初,有四十多萬猶太人生活在巴勒斯坦。大量猶太人湧入中東的後果,就是猶太人迅速在中東市場佔據了相當可觀的份額。猶太人得到的,就是阿拉伯人失去的,不滿情緒油然而生。隨後,又有人把宗教問題提了出來,事態就愈發的嚴峻了,再加上生活習俗不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日益頻繁。在以色列建國以後,又增加了土地爭端。

希特勒期望,把猶太人都遷移到巴勒斯坦,自不能讓以色列一成立,就被消滅,那就沒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