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新中國近代史,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有著種種不滿。在國家興亡關頭,那些不滿就微不足道了。

如果說霍普金斯相信了斯大林的話,不如說,是霍普金斯相信蘇聯會堅持抵抗下去,不會輕易投降。換句話說,就是美國支援的物資,會取得實效,不會浪費,可以削弱德國。

這樣一來,美國對蘇聯的態度,才逐步好轉。此前,美國今解凍了俄羅斯在美國的資產,並將少量非作戰物資,運往蘇聯。雖然在霍普金斯訪蘇之前不久,羅斯福下令,為蘇聯提供大批援助物資。但那只是個姿態,第一批物資在一個多月以後才開始落實。

中國的反應很迅速,5月15日,德蘇戰爭開始。16日,中國就宣佈中立。

自然,各國都不會當真的。人人都知道,如果蘇聯堅持不住,中國就會立即對蘇宣戰。

根據唐紹儀與裡賓特洛甫的約定,中國要牽制蘇聯東南方面軍和遠東方面軍。

中國與蘇聯的邊境,非常漫長,從伏爾加河到北海,有四五千公里。

相對而言,北海、蒙古一線,中國移民眾多,人煙稠密。中國是內線作戰,駐軍直接部署在邊境上。蘇聯則人煙稀少,採取的是縱深防禦。

我沒有調動這裡的駐軍。如果斯大林把遠東方面軍調到西線,那就再好不過了。按照約定,德國擁有歐洲部分,中國佔領亞洲部分,蘇軍防禦的兵力越少越好,方便我渾水摸魚。

不過,這也就是想想。除非德國大勝特勝,蘇聯實在挺不住了,決心放棄東西伯利亞地區,否則,蘇聯遠東方面軍是不會調走的。

哈薩克一線的形勢又不相同。

在大批移民以後,哈薩克的漢族人已經佔據了半邊天。有了人力和資金,哈薩克的經濟發展很快。尤其是紡織、鋼鐵、煤炭和有色金屬行業,都取得了很大進展。

中國在哈薩克發展不錯,很是重視;蘇聯那邊則是斯大林格勒和烏拉爾工業區,距離蘇聯腹地很近的,更是緊張的不得了。

故而,中蘇在這裡的駐軍都比較多,是防禦的重中之重。

在北哈薩克地區,地形為多為山地、河流,地勢顯要,有利於防禦,中國採取的是邊境防禦——以勒石城(即彼得羅巴甫斯克)為中心的築壘地域。

在西哈薩克地區,一馬平川,利攻不利守,中國就採用了縱深防禦。僅在離邊境不遠的地區建立了3個築壘地域,既便於防守,也可以用於進攻準備。但駐軍主力並不部署在三個築壘地域裡,主力部隊部署在擁軍城(即切爾卡爾),距離邊境有四五百公里遠。可以迅速增援,也可以作為第二防線的核心。

此次牽制蘇軍,中國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但為了維護好中德關係,我也不能做的太過分了。

5月下旬,國防部下令,調集了四個師的部隊前往哈薩克地區,增加了當地的駐軍。

增加的駐軍,都駐紮在擁軍城等二線,可以在一週內抵達邊境地區,並對蘇聯發起攻擊,卻也沒有超出《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限度。

此次增兵,並沒有刻意強調保密。但軍事行動總是要保密。一般來說,蘇聯會很快知道,中國增加了這一地區的兵力,不知道增加了多少。

唐紹儀與裡賓的約定,只是牽制蘇聯的東南方面軍。如此足以,我自然不會做多餘的事情。

但是,配合國防部的擴編計劃,怎麼看也是不壞好意。

40年初下半年,國防部宣佈為了“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及周邊國家擴軍而帶來的不安定因素”,中國決定新組建十個機械化裝甲師、十個摩步師和五個炮兵旅,並決定裝備更多的飛機。這次擴軍,中國沒有提到海軍,而以擴編陸軍為主,幾乎把陸軍擴大了一倍,針對物件一目瞭然。擴軍後,中國的國防軍總兵力會超過二百一十萬。

說起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蘇聯擴軍後達到4百多萬,日本也擴軍到3百多萬,中國軍隊裝備訓練再好,也會感受到嚴重的威脅。

至此,蘇聯的東南方面軍壓力大增,調動到西線,估計是沒指望了。要不然,蘇軍在哈薩克邊境防禦空虛,我可不敢保證,不會一時眼紅心跳,就打過去。

中國是與德國約好了,歐洲部分歸德國,但我要是打下來的地方,總不能讓我空手而歸吧!我一定會讓佔領地區,天高三尺的。如果佔領了喀山,想想蘇聯的國家金庫,我就對自己抗拒優惠的能力沒有信心。

在世界大戰中,最掙錢的生意不是軍火交易,而是普普通通的民用物資。

這事說破了一點兒也不希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