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新中國近代史,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支出四億三千萬,約佔財政收入的14%強;教育支出稍微多一點兒,為六億一千萬,約佔財政收入的21%;政府開支為一億九千萬,其它開支約二億元。到期內債四億,到期外債二億三千萬。利息三億四千萬。
這樣一來,今年的財政不僅實現了收支平衡,而且會有相當可觀的節餘。
我打算,以之彌補前兩年的鉅額赤字。
……”
由於哈薩克戰爭的影響,27~28年軍費開支共計十九億二千萬元。使中國這兩年的財政赤字累計接近六億元。
田清泉說到這裡,看了我一眼,見我沒有異議就繼續說:
“……
在過去兩年剛剛結束的,是中國到期債務的第一個高峰期。
我們清償了所有到期的美國和日本債券,加上其它一些零碎外債,約十四億四千萬元,以及到期國債八億元,中國國際信譽非常好。
但適逢哈薩克戰爭,致使軍費大增。即使發行了五億戰爭債券,也仍然出現了鉅額虧空。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由於投資工商也收益高,回報快,引發了投資熱潮,使我國的國債發行量,逐年下降。26~28三年時間,國債(不包括戰爭債券)僅發行了八億五千萬元,年均不到二億八千萬。
……
因此,財政上產生了大量赤字。當時,主要是透過向興華等銀行貸款,來度過難關的。
但是,這些貸款的利息較高,應該首先清償。
今年的股市低靡,投資者對投資失去信心,為了穩妥起見,必然會選擇國債為投資重點兒。這國債發行極為有利,幾年來國債發行艱難的局面會大為改觀。今年的國債發行量創近年新高,為五億元。
可以一舉還清所有這些貸款。
……
經濟危機到來後,預計,明後兩年國債的發信量會有一個猛增。
……
”
我點了點頭,董氏自二十年代開始,越來越注重商業利益,不肯再對政府發放低息貸款。這兩筆貸款由於年限較短,都是年息7%的,叫我用著是那個心痛。現在有錢了,當然要先還貸款。
阿廷的來信很沒有道理,“最初的時候,中國財政沒有獨立支援的可能,我們願意為國家做貢獻。現在,國家已經能夠收支平衡了,就不要再想佔我的便宜了……公私分明”。
我雖然心有不滿,卻也知道‘只怕說不過他’,也就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