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7章 御案終結,錦衣玉令,姒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啟三十三年,大晏京師順天府那一樁甚囂塵上的藥材御案,有了定審。旨意是光啟帝親自書寫,由李明昌在奉天殿宣讀。
聖旨言:
趙胤為了抗治疫症,赤膽忠心,蒐羅藥材,勞苦功高,不僅無過,而且有功,特將御景湯池相贈。
白馬扶舟報國之心更是天地可鑑,然藥材被賊人所盜,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覺遠身為僧錄司禪教,在疫症蔓延悲歌四起時,敞開寺門,救民無數,可惜,管教弟子不嚴,導致慧光受無乩館叛婢婧衣勾引,惹出大禍。罰其俸一年,閉寺思過一月。
至於慧光和尚,雖說害人之心,卻有傷人之事,至錦衣衛與東廠橫生枝節,誤會重重,更在罪婢婧衣挑唆下,杜撰《血經》,差點釀成大禍。不過,皇帝仁慈,念及他年紀尚輕,也是被罪女所害,且有“積極尋找藥材將功補過”之事,免於斬刑,發配邊地,充軍拉達克,永不得返京。
罪婢婧衣背主求榮,其行罪可誅。然其身懷有孕,暫且收監待審,由錦衣衛審結,另案再議。
此案中涉及的其餘人等,由各部門該賞的賞,該罰的罰,不一而足。
至此,藥材案由光啟帝一錘定音,錦衣衛和東廠的矛盾也以“誤會”告終,塵埃落定。
殿上齊聲呼萬歲,認為光啟帝秉公處理,贊聲一片。
私底下,眾人議論紛紛,皆說皇帝這是和稀泥,誰也不肯得罪,雖賞了趙胤,但白馬扶舟丟失藥材那麼大的事,一揭而過,算是扯平。
為了平息京中流言,皇帝甚至把御景湯泉賜給了趙胤。
這個案子下來,錦衣衛和東廠誰也沒吃虧。
但皇帝心裡真能沒有半點芥蒂嗎?
信的人有,不信的人更多。
……
事情就這麼過去了,白得了一個湯泉,時雍打心眼裡感謝光啟帝。畢竟,冬天來了,能泡泡私湯,這是何等的享受?
帝王級的呀!
時雍覺得這簡直奢侈至極,恨不得天天在這裡“醉生夢死”,這幾日過得太舒爽,幾乎忘了身外事。
覺遠上門拜謝的時候,她剛好拉了趙胤去湯池。
甲一恰好在府上,請了他入門一敘。
覺遠雙手合十,連連拜謝。
“劣徒慧光能僥倖活命,全倚仗大都督在陛下面前說情,貧僧感激不盡。待大都督回府,煩請大人轉告貧僧的謝意。”
甲一目光閃動。
他自是不會告訴覺遠,慧光所犯之事全在趙胤計劃之中,只是嘆息道:
“大師多禮了。慧光師父所犯之事,確不致死。陛下也說了,他是受了罪婢矇蔽。那罪婢誠心勾引,慧光師父這般守戒僧,如何看得她皮下惡念?怪不得他,怪不得。”
看他連連擺手,覺遠眼中已含浮霧。
“貧僧罪過。當真是識人不清,差點誤了大事。”
甲一道:“大師不必自責。世間事,皆有定數。便是聖人也奈何不得,何況你我?”
覺遠嘆息,似有什麼話輾轉舌尖,欲言又止。
“貧僧尚有一事,想勞煩大都督……”
甲一平靜地看過去,“大師但說無妨。”
覺遠吸了口氣,“實在難以啟齒。劣徒再是不肖,然麟兒卻是無辜……貧僧想,大都督可否網開一面,待那罪婢誕下麟兒,再行處決?”
甲一沉吟不答。
覺遠老臉微微一澀,略略有些不自在。
“貧僧心知這個請求,讓人為難了。實不相瞞,慧光是貧僧從襁褓中拾得,自小養大,如若……親生。還請大人放心,那孩子不論男女,皆由貧僧帶離,絕不會讓任何人知曉去處,待他長大,亦不會告知身世……”
甲一嘆息。
“唉。大師當成是菩薩心腸。”
……
慧光被髮配充軍那天,寒風凜冽,無人相送。
他本是個孤兒,被覺遠收養在慶壽寺中,覺遠於他亦師亦父,犯下這等大錯,他自知羞愧,無臉見人,更不敢奢望覺遠會來送他。
在獄卒的押解下,他一舉三回頭,望著京師長街,走出城門,越行越遠。
他沒有看見,城門垛牆上,那一角僧袍和袈裟。
更沒有聽到覺遠那一聲。
“阿彌陀佛。”
……
趙胤在御景湯池裡備了住處,這幾日,時雍都安置在那裡,白日裡去公主府,同陳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