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6章 複雜的鐵路專案,我在大唐開酒館,小胖的熊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諾到冶煉、鑄造研究所這邊可不是瞎來的!
真正要讓火車在大唐的國土上疾馳,把火車弄出來,或許只是整個工作的五分之一不到吧。
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張諾初步瞭解到鐵路系統的複雜以後,才得出的結論。
不同於那些開局造核彈、手擼火箭之類的猛男,張諾是真心知道鐵路系統有多麼的複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就是鐵軌下面那些小石子,那是多不起眼啊,可誰又知道那東西是有個專門的名詞叫道砟呢?
道砟本身不起眼,但實際上卻是堅硬的花崗岩碎石,光這一點就麻煩得很,因為這就意味著必須先弄出一個碎石機出來才行。
而與此同時,這東西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鐵軌作為直接承載著火車經過時所有重量的媒介,其實是把重量先分散到枕木上,然後再傳遞到道砟上的。
如果沒有道砟,底下是泥土的話,那麼壓不了幾次,火車運載時那驚人的重量就會把鐵軌深深的壓進泥土,到時候輕則鐵軌損壞、報廢,重則火車出軌傾覆。
實際上道砟這東西的作用就是把鐵軌和枕木所承受的重量分散的傳遞到地下,同時因為本身堆積起來時具有一定的空隙,所以整體具有些許的彈性,能在火車經過以後迅速復原,從而保證鐵軌的正常使用。
更別說相對於泥土和混凝土,道砟還能排除積水呢,這一點可是很重要的。
由此可見,僅僅一個如同路邊小石子一樣的道砟就有這麼多學問,何況其他的呢?
另外,枕木這東西,雖然早期可以用木頭替代,可實際上最好還是用混凝土,因為如果是用木頭的話,光砍伐、切割、晾曬等一系列工序就足夠人頭疼了,更別說還得定時更換。
畢竟木頭可是會腐爛的,哪怕經過處理,一直放在戶外日曬雨淋的,也熬不住多久。
可如果不用木頭而用混凝土枕木的話,呵呵,是不是得弄一個大型的水泥工坊,然後還得有個預製板件工坊?
好嘛,把這兩個弄好以後,你以為就完事兒了?
不好意思,那個固定枕木和鐵軌的栓釘也叫道釘的東西,同樣對材質、規格有極高的要求,不然的話,真以為隨隨便便弄坨鐵打造出來的東西就能頂住風吹日曬的?
以上這還只是鐵路修築過程當中的基礎材料,更別說之上還有那個要求最嚴苛的鐵軌。
沒錯,想想都知道,連道砟、道釘、枕木這些東西都有這麼多要求,最為重要的鐵軌又怎麼可能簡單。
不說別的,作為火車經過時的直接承載物,那麼耐磨、耐腐蝕、硬度達標、韌性達標,這些是基本屬性了吧。
而且,尺寸方面更需要比以前更高的精度也沒問題吧?
所以,別看蒸汽機專案組那邊已經出成果了,可實際上要運用到實際當中,還需要好幾個部門的協助呢。
反倒是建設難度,這個東西被忽略了。
因為非常簡單,張諾第一條鐵路根本不打算弄什麼開山架橋之類的高難度,就是洛陽與長安之間的一條平原上的鐵路而已。
只有讓大家真正看到了火車帶來的利益,這樣才能掀起一波修路浪潮。
不過,暫時張諾是不用想那些東西了,他轉頭就找到了冶煉鑄造專案組的負責人,直接一個專案標書往那兒一扔,屁股一拍走人了。
開玩笑,小爺我大大小小那麼多事兒,手下人辣麼多,難道真還什麼事兒都自己上啊。
這就跟之前的蒸汽機一樣,要資料給資料,要支援給支援,但張諾乾的就是在後面拿鞭子抽著他們快速前進,而不是跟頭老黃牛一般在前面拉著他們前進。
畢竟,張諾可不會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專門的技術型官員,他要做的是技術趨勢的引領者,是為整個國家的技術發展把脈,而不是盯著某一項技術死磕。
所以,根本沒在這遍地高爐地方待多久,張諾就轉頭去了別的地方。
當然了,張諾有點受不了這黑黢黢還煙霧瀰漫的環境也是他跑這麼快的原因之一。
尼瑪,得虧強調了他們這幫逼必須是在開闊的室外通風進行,否則的話,以這幫人這麼湊在一起燒煤的尿性,不把大家給整得一氧化碳中毒才怪。
當然了,雖然所有人都被張諾逼得在室外進行了,終歸還是有個大棚子擋擋風雨的,至於什麼禦寒之類的就別想了。
不過也還好,反正這麼多爐子在瘋狂燃燒,這幫人中間好幾個還在光著膀子幹活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