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扛老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四二六章 歌舞昇平,鍛仙,新兵扛老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錦繡地,官宦家,歲寒時,女初生。”
“淡峨眉,點朱唇,膚賽雪,肌如脂,阿女生來好容顏,父嗟嘆、母擔憂。”
“幼年女,心靈透,一歲歌,兩歲書,三時畫,四年妝,總角已做詩詞賦,黃口常聞弄絲竹,五坊九里皆稱道,不見阿母愁鬢開。”
“金釵年,妝罷拜安見母淚,痛色如殺泣不止,猶疑驚恐心無狀,但求阿母何所期?”
“阿母曰:王旨來年必落下,苦來吾兒身如桑,王宮日日車連出,內中皆為骨屍骸。”
“霹靂一聲驚雷響,亮日晴空無顏色,原來道,天降靈慧福祉重,卻不料,豆蔻即為臨難時;悽惶難哭心無定,問母再聞驚人語。”
“大王求生得仙助,法壇矗立百年餘,黃黃仙法千軍敵,四方天下無所逃,曾有賊軍侵五湖,神雷萬道一時休,自古凡人祈仙道,燕雀如何鬥隼鸞?”
“聲落定,命落定,心落定,氣落定,仙道不仁亦不滅,花榮生來祭祀身,縱有八方千條路,無處無居亦無門,遍思彷徨終無計,阿女伏地三拜頭。”
“一拜那,滿天神佛無仁義,惡法傳來萬民殃。”
“二拜那,永生不滅非仙路,生死方為天律條。”
“三拜那,人間億萬屠狗輩,奮戟揚鞭鬥天威,阿女此生無可效,輪迴當記今世時,此恨連綿無絕期,不發宏願不做人,千載不逢滅仙路,萬世也憶恨纏綿,一朝飛昇上天去,定把仙庭蕩齏粉。”
“蒼天有眼天作證。神佛有命等吾來,非為私怨家國念,但求郎朗大乾坤。”
“......”
星漏淵內地勢複雜。歌聲響於萬米外、甚至更遠些的地方,中途千百次迴繞。又有風暴干擾阻隔,因而顯得斷斷續續,但不影響聽清辨明。
敘事歌,幾句過後便知梗概,講的是一名官宦家的小姐生平;從其出生到入宮,經無數磨礪重重險惡,由一個祭品到被仙師收錄,後在其指點下開始修行。按其所唱。其師就是那幾個借帝王之力聚集生魂的邪修,收徒本意也不是傳道,而是栽培到一定階段採摘果實,以採補之法奪其精元。
大千世界,修士億萬,得道者萬中無一,於是總有人試圖另闢蹊徑,邪修禁術層出不窮。歌中女子命運悽慘,所唱不過千山一偶,與之命運相似者多矣。至於她在悲憤之中所發宏願。修士看來更是荒謬,別說實現,博人一笑的資格都沒有。
歌者未必善舞。舞者必定能歌,翠女天生多才多藝,稟賦非凡。歌是好歌,蕭是好蕭,不管凡夫還是修家,縱使不通音律之人也能聽出精妙,不能不讚一聲妙。此外歌聲婉轉,除誓願那幾句高亢如嘶鳴,絕大部分走悽美調子。聞之生愴;相比之下,蕭音比歌聲更具穿透力。嫋嫋不絕時聞金石炸響,如千軍萬馬賁烈怒吼。幾欲刺傷神經。
但也僅僅如此。聲在遠方,人當然也在遠方,三蘇不會蠢到盲目前往,更不會輕易被幾滴眼淚、幾聲質問所打敗。反過來想,既然歌唱、吹簫的人都在遠處,這裡反而證明安全,不必像往常那樣提心吊膽。
“是小翠,唱的是她自己。”
歌中並無幻音道法,聽過幾句,色蘇回頭找上吃蘇:“吹簫的是......蕭十三郎?”
吃蘇一臉茫然,回答道:“沒聽過。”
這應該不是假話,蕭十三郎縱與吃蘇勾結,想來也不會靠蕭聲勾引。旁邊馬蘇想了想,再問道:“另外那個叫什麼,會不會吹這玩意兒?”
吃蘇默默搖頭,回答道:“婉君的性子冷,苦修之士。”
“那就是蕭十三了。”色蘇一邊側著耳朵聽聲,疑惑、兼有好奇問道:“他在幹嗎?”
“吹簫伴唱。”眾皆茫然,吃蘇果斷回應。
色蘇皺眉說道:“我是問他想幹嗎?”
“不知道。”吃蘇只能搖頭。
周圍沉寂,良久,犬蘇試探說道:“要不要問問?”
聽了這句話,色、馬包括吃蘇的眼神都變得古怪,看神情,大約是在想這貨是否出了什麼毛病。
“我就說說......”
犬蘇鬧了個大紅臉,支支吾吾敷衍兩聲,正在苦心措辭,歌聲停了。
唱至拜師前,歌停,隨後蕭音以低鳴收尾,餘味連綿不止。三蘇疑惑彼此看了看,耳邊又聞人語。
“故人重逢,本該煮酒相待,奈何情勢不如人願,徒呼奈何。”
清清朗朗的聲,惋惜不失灑脫的話,三蘇凝神戒備不敢輕動,遠方語氣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