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扛老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七章 攀階有賞,鍛仙,新兵扛老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血舞就這麼死了?”

直到琴音徹底消散,眾人眼中仍殘留著那兩個莫分彼此的身影。

唇齒喉間滿是酸澀的味道,彷彿一口氣吞下滿嘴的梅。周圍天、地、海均被狂暴的聲音所充斥,最不該纏綿的空氣裡塞滿了空蕩蕩的感覺,讓人的心找不到落處。

“死了,也好。”

槍王的身形有些蕭瑟,稍稍低頭前傾,單手解下披風遞到十三郎手上,說道:“不留了,給你保管吧。”

十三郎不推辭,接過披風冷笑道:“幹什麼?害怕連他都不如,死前連句話都留不下?”

槍王只是笑了笑,沒有因為這句話而生氣。

藍山清咳兩點殷虹紅,上前一步柔聲道:“血道友求仁得仁,先生不要因此掛懷......”

蒼老黯淡的目光看了看十三郎的神色,他說道:“或是自責。”

十三郎表情淡漠,未就此做何回應。

自責?當然不會。哪怕普通尋寶探險,修士出現生死也是常有的事;血域這種地方兇險超乎想象,遑論還要對付神秘莫測的山君弟子、甚至是涅祖。功利點考慮,假如不是十三郎,眼前這些僥倖活下來的人或許早就死了,其中也包括血舞本人。

事情演變成現在這樣,十三郎沒理由、也沒有義務責備自己,只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就只能問,十三郎眨著眼,皺著眉,抬起頭,問大家。

“為什麼人會想死呢?活著多好呀!”

眾人面面相覷,待看清十三郎不像是開玩笑之後,神情紛紛發生變化,狐疑驚慌,直至無所適從。

“糟了。心魔劫!”

......

修家道途險惡且多磨難,磨難就是劫;不帶個人傾向去看的話,修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經歷一重重劫難,求那破劫重生之後的圓滿。

劫分三種,天、人、心各行其道,時間上或有交集,但不能因此而混淆。

天劫最強但又最簡單。比如災害,比如環境,比如資源資質等都可列為這個範疇之內;最可用來作證的就是破鏡雷劫,不是每個境界都會有,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遲早都會面臨其考量。遇到便定生死。因此天劫被修家成為最可怕的劫難,無數年來與之爭鬥,且會一直延續。

人劫亦稱*,因*而生,隨牽絆所連,或許還參雜著一些人性方面的東西,總之與人有關。但凡修道長久的人。無論讓哪個來講,都會認定人劫比天劫更莫測更難以猜度,其考校的不是力,而是偏向與智,還有志。

何為心劫?

回答這個問題即易又難,容易是因為它的本質僅兩個字:解惑。

惑由心生,因事起,極大極小。極嚴極松,極寬又極窄,極厚又異常的薄。一字不解可稱為惑,一器不成可為惑,一路不知可為惑,一木之死、一眼之盲、一葉之落一天之沉......凡是想不明白的事情,通通可稱之為惑。這個角度講。無論修士還是凡人,事實上無時無刻不在與心劫打交道,且後果有所區別。

凡人生惑無可解,大可將其拋於腦後;非但減少許多煩惱。對延生養性也大有好處。世間長壽之人十有*心性豁達,所謂豁達,說白了就是放得下、想得開、扔得掉,同樣是一種修行。

修士不能這樣。

修士修煉,一路之上的疑惑比凡人多出千萬倍,有些可以求教、有些可以查閱驗證、還有些可以透過切磋鑽研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可暫時放一放,留待將來修為精深後繼續。然而可肯定的是,無論哪種疑惑,解決不了便會留下一個坎、存了一點難、結了一個難以平復的疤,對道途延續或多或少會產生影響,直至將其停滯。

無疑之修,道途必然暢通無阻。這是常理,只是從未有人做到罷了。

最簡單的例子,修煉神通的時候有惑則神通不成,煉器的時候生惑則法寶不強,佈陣的布不了陣,畫符的成不了符......累累相加起來,還修個什麼道。

神通不明,寶物不成,這些因不能解惑生出的問題很嚴重,但還算不上太嚴重。真正讓修士們談之色變的是另一種:心惑。

“惑不除則意不清,心境難臻通達,必成痴癲。”

修道的人都知道這句話,簡單的字句包含著無盡心酸與無奈,乃數萬萬年來無數修士與心惑鏖戰、經歷無數次失敗折損無數天驕性命後的唯一收穫,併為之取了名。

心魔劫!

如此多難,這般可怕,心惑、或者說心魔劫到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嫁後,殘王的瘋批王妃無法無天

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