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部分,大宋的智慧,辛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危險,就讓他去斷個後,或者開個路,只有這樣才能彰顯他對功業的渴望,文人不殺人,他們害人,只是單純的害人根本就不能滿足周同那顆陰暗的心。所以他想給自己身上弄些血。聽說殺過人的人,老虎都會躲著走。
蘇洵是一個敏感的人,短短時間的歷練,已經讓這位大儒對官場的瞭解深得其中三味。至少他說出來的話。就充滿了哲理。
“張方平打算抽身了。他在蜀中幫著百姓渡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又為蜀中蠶農開闢了一條商道,還將彌勒教的勢力徹底的清剿一空。更不要說少年軍的成立讓他名滿天下。
隻立功不犯錯的官員不是一個好官員,如果魚肉百姓到底和他的信念相違背,所以他就把錯誤犯在冒犯皇帝的尊嚴上,這一次減免蜀中賦稅就是他做出來的錯事。
木已成舟,百姓會感念他的好處,皇帝也沒有辦法收回他發出去的命令,即使再氣惱,也只能將他調回京師私下裡訓斥,這一點對張方平沒有多少威懾力,他想要名聲,皇帝處罰他越厲害,他的名聲就越響亮。
他已經完成了自己最後的一場歷練,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他前往宰執道路上的一塊塊的墊腳石,如今他已經來到了宰執的門邊,該回去了。
賈昌朝這種人註定只能得勢於一時,一旦國家真正到了用人關頭,皇帝就會迅速的拋棄他,一個只長著一張嘴的人從來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