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0部分,大宋的智慧,辛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好像並不在意自己的族群是否被別的種族統治,只要對方的實力足夠強大,那就不是什麼問題。

蘇洵先生說過,這世間的人大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放牧的,一種是耕田的,放牧的靠掠奪其它物種的生命來過活,耕種的靠種植莊稼來生活,這兩者在天性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特質。

放牧的人也不是天生就喜歡殺戮,殺戮只不過使他們生存的手段而已。

中國自戰國以來的歷史,就是一個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農耕民族的恩怨史,而且中國南北戰爭,南方一直輸多贏少。其實,這在兩種民族的民族性上就已然決定了這種結果。

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是隨水草而居,換句話說,哪裡水草肥美,就往哪裡遷徙,這使得遊牧民族骨子裡就有著一種窺伺更好資源的民族習慣,所以往南方一看:大漠草原的金戈鐵馬,哪裡比得上中原江南的細雨梨花。於是那天覺得物資不夠了,就呼啦啦一票人衝到南北方,燒殺搶掠一番。

南方的農耕民族往往就慘了,南方不產馬還是其次的。最主要是農耕民族自古就不好遠征。因為農業生產,註定要與土地相結合,正所謂二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農耕民族特別有故土意識,就連死都講究要落葉歸根。

而且農業生產順應天時。每天幾乎都有必須要乾的事情,因此中原王朝的征伐,都往往放在秋收以後,而且必須在來年春天趕回來種地。所以南方的民族一直是被北方遊牧民族壓著打。

還有就是北方民族一般是肉食為主,幾乎人人都會殺羊宰牛,揮刀放血屬於家常便飯,殺人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多的心理壓力。但南方農耕民族殺雞的次數都不多,而且對管理者還強調“君子遠庖廚,使得南方農耕民族更不會使用刀劍兵器。事實上。即使是農民造反,大都也是拿著釘耙鋤頭糞叉子——這些東西更順手。

北方民族的好客,也是和生活環境有關的,北方民族多以肉食為主,而且古代沒有保鮮手段,殺羊宰牛人少吃不完就壞了。

草原也大,平時也見不到太多活人,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活人。趕緊趁此機會宰條羊,和客人一起吃點新鮮的。也聽一聽客人帶來的遠方的訊息和有趣的事情。

而農耕民族外戰外行,內戰內行,也是和生產生活方式有關的。且不說耕地是稀缺資源寸土不讓,田間的肥水也要認真管理,千萬不能流與外人。中國經典的“遠交近攻”戰略,就是農耕民族生產生活方式典型的體現。

所以。農耕民族在戰場上天生就弱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騎馬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上,農耕民族省吃儉用攢個十幾年的錢糧,發動一次遠征,還不一定能找到遊牧民族的主力決戰。

遊牧民族悠閒地趕著牛羊避一避,風頭就過去了。在農耕民族彼此之間為了爭那二畝三分地。內耗嚴重、國力孱弱的時候,遊牧民族三五成群就衝了過來,搶不到東西就當到此一遊,搶到了東西就發一筆橫財,運氣好了還能摧城滅國。

好在農耕民族比較聰明,在工具的使用上比遊牧民族強,只要有一個比較英明的領袖,比較強盛的國力,總能反擊那麼一兩次的。

失敗之後總要總結經驗的,但是遼東之地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這裡的情形非常的複雜。除了農耕民族,遊牧民族之外,還有一個叫做獵人民族的族群,雲二現在就要面對的是獵人族群。

國子監裡的學識豐富,對整個世界上的種族有著非常詳實的記載,只可惜這些見解都只是作為獵奇的一部分內容,從來沒有人對他們進行深度的解析,這也是大宋最讓人頭疼的地方,他們善於發現不同,卻從來不去解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獵人民族,比遊牧、農耕都更為古老,也使得他們更兇殘。

殺死野生的動物,遠比殺死圈養的動物更為野蠻。

殺死圈養的動物相對人道,據說如果屠夫不能一刀幹掉牲畜,讓牲畜再次活過來、逃跑,這個屠夫等於砸了自己的招牌。

但是獵人很少一招斃命的,獵物身受重傷,仍然頑強逃命的情況絕不少見,獵人在追逐獵物時,逐漸丟失的是人性和憐憫之心。

而且遊牧民族殺羊宰牛,基本不會有性命危險。但是獵人在捕獵時,很可能反會變成獵物,這也使得獵人民族更瞭解什麼叫做你死我活。

獵人民族雖然殘忍,但是沒有遊牧民族的侵略性。這是因為獵人民族和農耕民族一樣有故土意識。

獵人必須要有自己熟悉的“獵場”,貿然跑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打獵,很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