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部分,大宋的智慧,辛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京汴梁城,這道律法不是大宋才定立的,從很久以前的皇朝就開始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沒有人質就沒有人對這支軍隊放心,皇帝甚至在夜裡做夢都能夢到這支強大的軍隊譁變了,他們造成的損失遠遠不是一個儂智高能比擬的。
吳雲泰還知道一點被人不知道的小秘密,請彭蠡先生攜帶雲鉞進京遊學,其實是淑妃娘娘的主意,是她告訴皇帝雲崢對這個弟弟非常疼愛,他和那個弟弟與其說是兄弟,不如說是父子來的貼切,只要雲鉞到了京城,雲崢就根本不可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具體辦這事的人是陳琳,老祖宗不知道說動了京中的那位大儒給彭蠡先生去了一封信,然後就有了彭蠡先生帶著三個弟子來京師遊學這回事。
想起淑妃娘娘那雙發光的眼睛,吳雲泰就渾身發冷,因為娘娘曾經告訴過他,如果這事情被雲崢知道了,她會請皇帝生生的剝下他的皮。
現在好了,雲將軍是一個性子清冷的高傲的人,沒打算擁兵自重,他甚至看不起自己的部下,他在軍中做的一切就像是一種交易,我給你們好日子,給你們能給的一切,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必須聽話,他做到了這一點,他和自己的部下都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的戰力驚人。
總結別人的時候總能從他已經做過的事情中清理出一些頭緒,自己乾的時候卻很難,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頭,也不知道那裡是對的。這就是雄才和庸才的區別。
吳雲泰衷心的為官家高興,有這樣一位雄才,身處萬軍之中而不亂,身在險境亦能化險為夷,他這次隨雲崢出戰,其實沒感到有多麼艱難,除了走路難過了一些,說起那些戰爭,似乎都在雲崢的掌控之下。這更是雄才的標誌。
想起交趾國庫中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吳雲泰渾身的血液都在發燙,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他知道官家是如何為空空的國庫發愁的,皇宮裡的庫藏已經填補不了國庫了,皇太妃薄氏壽辰上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禮物,官家為此傷心了很多天。雖然劉太后和生母李太后都去世了,官家將親自哺乳自己的薄太妃當生母一樣尊敬。
現在好了,今年剛好是太妃的整壽,從戰利品裡總能找到合適的禮物,太妃最喜歡珊瑚寶的,如果那株五尺多高的珊瑚不被將軍砸掉的話,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在吳雲泰心思百結的時候,在東京驛馬巷彭蠡先生趾高氣昂的帶著三個弟子從司馬光府上出來,看著送自己出來的司馬光大笑道:“君實莫惱,老夫的弟子也是你的小師弟,年紀幼小直言不諱千萬可與之一般見識。”
司馬光拱手道:“您和家父乃是摯友,做晚輩的何敢說辛勞,只是您的這三位弟子頭頂長角,腳底板長刺,摸不得說不得,學生只不過說雲崢行事孟浪,結果就被人家翻出我幼時撒謊的鐵證,還以為此事只有家父和家姐知曉,誰知道惡名竟然傳到千里之外的蜀中,真是令人羞愧。”
彭蠡先生挑挑壽眉笑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何羞愧?雲鉞和蘇軾還不是因為貪嘴燒了公用的竹林,險些釀成山火,誰年紀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
既然此事已經了結,你答應找來《太平廣記》的事情就不要忘記了,三日後老夫遣人上門來取,願賭服輸!”
司馬光笑道:“這是自然,晚輩在算學,機變兩道輸給兩位小師弟,明日自然會進宮求取《太平廣記》,只是這部書浩如煙海,兩位小師弟恐怕短時間讀不完吧?”
“老夫只求這三個孩子開闊一下眼界,哪裡會要求他們將五百餘卷全部讀完,這些書原本就是雜書,看的過多並不好,只是其中先秦兩漢先人的一些筆記和遊記是必須要看的,至於鬼怪雜談不看也罷!”
彭蠡先生說完就上了一輛豪華之極的馬車,四個手長腿長的長隨站在馬車周圍,等三個小小的少年向司馬光施禮告辭鑽進馬車之後,一個虯髯馬伕就吆喝一聲,向皇城的東門駛去,四個長隨騎上駿馬緊緊追隨。
彭蠡先生躺在靠枕上,閉著眼睛養神,蘇轍勤快的幫著老先生捶腿,蘇軾瞅著雲二道:“你是怎麼知道司馬君實不會剝核桃皮的?”
雲二聳聳肩膀道:“我是聽人說的,再說我也沒有掀翻人家撒謊的醜事啊,不過問他一句核桃好吃嗎,他就自己面紅耳赤承認自己小時候明明不會剝核桃皮,非說僕人剝的核桃皮是自己剝的,不打自招關我何事。”
蘇軾點點頭說:“我沒有埋怨你,我是說你要是還知道誰的**就告訴我一聲,下回我也試試,這些人的麵皮是該刮刮,沒完沒了的考校你不煩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