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落架的鳳凰,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毒的症狀明顯。嘔吐不止,臉色蠟黃,口吐白沫,高熱不退,始終沉睡不醒,雙頰呈現病態的釅紅。御醫們急得團團轉,沮渠牧犍雖然跟武威公主的感情淡薄,但也急得抓耳撓腮。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公主的安危牽繫著國家的命運。他迭聲問太醫:“可還有救?”太醫面色頹然,跪地叩首:“請國主恕臣醫術淺薄,臣只能救下她的命,因為王后中毒很深,恐怕以後要落下殘疾。”“一定要給我治好!”沮渠牧犍唯恐公主死去,這不是他對她有多少夫妻之情,他擔憂的是自己,因為他不得不考慮公主背後強大的北魏王朝。
恰巧北魏的使臣李蓋到來,得知公主中毒的病因,急發800里加急諜報。
武威公主被毒的訊息傳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後,拓跋燾雷霆震怒,心急如焚。急忙派出最好的解毒醫生,乘坐御用“傳車”,疾馳救治;幾乎與此同時,又勒令沮渠牧犍限期交出李氏。但這一次沮渠牧犍沒有像以前一樣非常恭順的對待北魏的命令,反而令外交部召開新聞釋出會,譴責北魏的霸權主義行徑。說沮渠牧犍有骨氣也行,耍賴也可,總之,他對拓跋燾的命令口吻非常反感,雖然惴惴,但強調這是國家的尊嚴。你拓跋燾是皇帝,我沮渠牧犍也是皇帝,國家無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況且兩國還是郎舅關係,更不應該用這樣的通牒形式。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沮渠牧健實在捨不得豔嫂,所以始終不肯交出。這不是我的無妄之言,從他送給李氏很多財物,厚資供養,並把她遷居到酒泉隱匿起來就可見端倪了。
武威公主終於在重兵護送下回到平城,雖撿回一命,但已形同廢人。人變得恍惚起來,半天不發一語。太后大哭,說嫁時還好好的一個人,二年時間,就只剩下了半個人了。別人都是由醜小鴨變成天鵝,武威公主卻由一個鮮活的天鵝變成了一個傻小鴨,也大概只能算半個人吧!說得拓跋燾頓起滅涼之心。
也合該北涼有事,那時候,拓跋燾英雄顧盼,氣勢正雄。太武帝經過幾年狂風掃落葉的力量,終於征服了東邊的北燕,新降之地形勢漸穩,高句麗也被趕到渤海以東去了,而且對剽悍的柔然始終保持戰略優勢。北魏又改革六鎮,在邊境加強六鎮防禦,招募精兵駐防,可謂是國勢富強、兵鋒正盛。廣大的北方只剩下了最後一塊絆腳石——處於臥榻之側的北涼國了。拓跋燾躊躇滿志,滅涼是既定的國家戰略的一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因此,沒有藉口還要尋找藉口吶。沮渠牧犍卻自己找菜,色迷心竅,真是正要睡覺,送來一個枕頭。這下拓跋燾師出有名了,死亡的披風從天而降。
BOOK。←虹←橋書←吧←
第50節:好色亡國
好色亡國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拓跋燾一面派尚書賀多羅出使北涼,觀察虛實,一面迅速召集公卿在太極殿西堂討論,商量如何攻打北涼。
但是,廷議之時,大臣多數反對伐涼,理由是距離遙遠。有人引用史書說涼州“土地滷薄,略無水草”,佔領後也是得不償失,漢族謀士崔浩卻力主伐涼。崔浩這人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神機妙算,除了對自己的命運不能把握外,其餘無不料事如神,堪稱諸葛亮。深為太武帝拓跋燾所倚重。
“涼州再遠,能遠過西域嗎?”他反駁說,也引述《漢書?地理志》的記載,說:“涼州之畜為天下饒,如無水草,牲畜何以生長,漢人修建城郭的原則,是在水邊築郭,可以想見,涼州周遭絕非荒涼之地。”雙方說得都有道理,拓跋燾也拿不定主意。尚書李順曾數次出使北涼,北涼虛實,他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拓跋燾很想聽聽他的意見,以定行止。
這裡就要說到李順與沮渠牧犍的關係了。沮渠牧犍荒淫無道,霪乿宮闈。上行下效,北涼朝廷淫風大熾。這樣隨性治國,國家政治自是亂七八糟了。他也清楚,這樣下去,怕不會有好果子吃,不說國內人造反,北魏恐也饒不了他。人就是這樣,身處慾望城中,非外力摧毀或敲擊,自己很難清醒,絕難自拔。或者雖然清醒但又長存僥倖之心,總不作最壞打算。沮渠牧犍即如此。而且牛逼哄哄,大話連篇,多有冒犯北魏之語。他總認為自己是拓跋燾的妹夫,北魏總不至於滅了北涼。只要經常派使者給北魏大臣們或給北魏的使者們送厚禮,叫他們在拓跋燾面前多說好話,就可以求得苟安了,快活一日是一日。
人只要有貪心,再高明的如意算盤也會落空。果然,李順出使北涼次數最多,沮渠牧犍籠絡他也最勤,當然得到的饋贈也最豐厚,俗話說: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他便有意隱瞞實情,所以也反對用兵最力。他反駁崔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