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奇術之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一出手就扔出十萬塊,可知閔子騫墓下面埋著的東西一定值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十萬塊。
閔子騫墓就在百花公園北邊,如今已經修建為紀念祠,成了濟南城內的又一著名文化旅遊景點。
盜墓是中國最古老的職業之一,被稱為一本萬利的行業之首。
中國自古就有“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一說,新政府成立後,各種古董的價格打著滾地向上漲,增速之快,歎為觀止。
在高利潤、高收益的驅使下,各路盜墓賊無視地底偷竊的高風險性,早就被真金白銀衝昏了頭腦,見縫就鑽,見墓就盜,如同聞見血腥味的鯊魚一樣。
當時的大明湖畫舫遊船之上,各路大佬一聽到西安盜墓賊瞄準了閔子騫墓裡的玉簡,所有人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濟南是塊寶地,但地裡的“寶”跟外地人無關。外地人過來盜墓,明顯就是壓山頭、搶地盤來了。按照江湖規矩,抓到那類人,輕則剁手跺腳,重則就地活埋。眼前這民俗專家被十萬塊晃花了眼,還傻呵呵等著盜墓賊們得手,恐怕真的是嫌自己命長了。
要知道,金銀財寶動人心,盜墓行裡無父子。
盜墓賊心狠手辣,即使是同伴、父子、兄弟、翁婿、連襟之間,都會在大件、大夥、大器出土的時候,瞬間失去理智,殺人越貨,獨吞寶藏。
民俗專家收了對方的十萬封口費,很可能最後就“有命拿、沒命花”。
“快說快說,你他媽快說!”當時就有七八個人連聲催促,“說重點的,說重點的!”
於是,民俗專家一句話說到最重點的:“盜墓賊全死了,被鬼吃了。”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但隨即就有膽大的人叫起來:“哪裡來的鬼?老張,是你心裡有鬼吧?”
這民俗專家的確姓張,單字名運,上幾輩與坐鎮濟南府的大草包張宗昌有同宗之誼。再向歷史上追溯,他家與兩宋名將張叔業是本家,也算是武將之後。
一直以來,他被業界的後輩們尊稱為“張爺”,但這畫舫上全都是大佬中的大佬、老人中的老人,所以,稱他為“老張”是很自然的事。
張運苦笑著辯解:“各位爺叔大佬們,我細說,你們嫌我慢;我快說,你們又質疑我的人品。別逼我了,再逼我,我直接跳到湖裡喂王八,這件無頭懸案就到此為止算了。”
於是,各路大佬只好重沏了新茶,各自把著南泥小壺自酌,耐心地聽張運說下去。
簡單來說,以下的事情分為三個重點部分,我不再援引張運的原話,而是概括於下:
第一部分,西安盜墓賊按照預先勘察好的路線打通了盜洞,並且將紅外線攝像機沉下去,先行打探,確信已經找到了一個古代墓室。姑且不管那是不是閔子騫墓,他們百分之百確定,那是一個古墓的主室。
第二部分,張運在暗處偷瞧著,親眼目睹盜墓賊下去盜寶。他手裡攥著手機,就等盜墓賊帶著玉簡出來,馬上打電話報警。他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既要為國求寶揚名天下,又要拿到政府的大筆獎金,務求名利雙收。作為民俗專家,他的生活水平非常一般,連小康、中上都算不得,年過半百,仍然只是個窮知識分子。所以,天賜良機,他必須抓住。
第三部分,盜墓賊沒再上來,一直到了雞叫三遍,天色將明,那盜洞裡也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個鬼爬上來。張運大著膽子過去,拽著拴攝像機的繩子,把那臺日本進口的微型攝像機提上來。他看了攝像機裡的內容,所有盜墓賊下到墓室裡之後,四下散開,尋找寶藏,但只過了半小時,所有人就慌亂地跑回來,爭搶繩索,向外攀爬。可是,盜洞極細,一次只能容一個人向上爬。為了逃命,所有人拔刀火拼起來,血肉橫飛,慘烈之極。攝像機拍到,一個巨大的黑影飛速靠近,將墓室裡活著的、死了的、半死的人全都捲走了。張運判斷,除了鬼、怪獸之外,任何人力都不可能做到那一點。
世界上不可能有鬼——這是唯物主義者斬釘截鐵的定論。
世界上會不會有鬼?可能有吧,人類對於不知道的事只強調“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就是一種鴕鳥心理,把頭埋在沙坑裡,在心裡大叫“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其實自己的身體全隊在外面露著——這是聰明人的想法。
世界上有鬼,也有更多未知的東西。可見和不可見的,可知和不可知的,共同組成了我們身外的這個世界——這是奇術師的回答。
但凡是有點分辨能力的人,都知道第三種回答是最正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