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部分,承天八索,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呵呵,沒想到隔了那麼久,他還能記得我。廖老很是高興的把筆放下,追問:他還有沒有說什麼?

沒有了,只是把您說的,關於修行與分子之間的關係講給我聽。我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

哈哈哈……廖老高興的笑起來。

我看了看茶几上的曲線,再次問起剛才的問題:如果能量的增加真和地府有關係的話,那說明封地之鎖不僅封住了地府,還把華夏的能量……呃……

我有點卡殼,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那所謂的封地之鎖,就是造成華夏能量逐漸減少的一種工具。只不過,它的方式是抽取消耗,還是不再向外界輸送。

呃,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而且我更感覺奇怪的是,能量減少如果對修行人不利的話,為什麼我兩千年前的那位祖先,要安排補天封地呢?

這的確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我覺得,重點在於,所謂的天地是什麼。地,或許是代表地府,那麼天呢?廖老重新拿起鋼筆,先是畫出一條橫線:這代表地府。

他又畫出一根橫線:這代表我們所處的世界,因為按照你說的,地府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或者是地表下的一個世界隔層,有些類似虛擬的平行世界。

隨後,他畫出了一個半弧形的線,將下面完全包裹起來:這條弧線,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天。也就是包括了大氣層,臭氧層的這個位置。

最後,廖老在弧線外點了幾下:再往外,也可以算天。因為古人講究乾坤宇宙,他們的宇宙觀,或許就是我們有限制的世界觀。

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古人的天,可能是超出大氣層之外的宇宙空間。廖老解釋說。

啊?這不太可能吧,難道古人能離開地球?就算是神仙也……

我沒把話說完,因為之後的話說出來,和抽自己臉沒兩樣。

廖老彷彿已經明瞭我的心思,他笑了一聲,說:古神話中,宇宙乾坤,是盤古開闢的。這個神話其實是矛盾的,因為盤古開闢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小世界。

我們如果按照神話本源來看的,盤古從一個不知名的蛋裡出世,而且手裡有斧子做武器。蛋裡是黑暗的,什麼也沒有,這與宇宙的爆炸起源有一定的相似,都是從虛無中誕生。但關鍵問題在於,盤古劈開了天地,然後每天會撐著天地不斷生長。

神話中怎麼說的,哦,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古人的裡,按照目前的研究,幾乎大部分時候都比現代要短。但九萬里是什麼概念,哪怕十里才算我們如今的一里,這天地之間的距離,也有四千多公里。你要知道,如今的地球衛星,近地軌道一般都是幾百公里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超出大氣層的籠罩範圍。

所以四千裡的高度,與我們對地球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而如果天數極高,地數極深這兩個概念是相同的話,那麼以現代的科技測量手段來計算,地球的厚度,與古神話中的地深有一定接近。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答案,倘若神話不是完全虛構的話,那麼古神話中的天,與我們所認識的天是兩個概念。有時候我會懷疑,所謂的天,是否是指其它離地很近的星球。但神話中都提到,天是清而輕的,這與純物質組成的星球顯然很不匹配。

您的意思是……廖老的一通神話概念,已經完全把我講糊塗了。我迷迷糊糊只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古時的天地,與我們口中的天地,不是同一個樣子。

我的意思就是,所謂的補天,或許是補普通人看不見,或者無法理解的那層天。

就像地府可能隱藏在地下或者是地層裡的一個虛構空間。廖老再次於星點與大氣層中間,大氣層與地表中間各畫一條橫線:所謂的天,或許就在這兩個位置。

這……我覺得有些震驚,因為所聽到的,與現代科學所解釋的完全不同。

古人修行,講昇天成仙。而現代的記載中,發生過很多次高空飛機在雲層中突然消失的怪事。如果綜合來看的話,我認為……廖老在大氣層與地表間的那根橫線上點了點:所謂的天,很可能是隱藏在這個位置的,距離地面並不算太遠。

而從這一點來說,古神話中夸父追日,大羿射日的傳說,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天離我們並不遠,所以太陽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