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 27 章
默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7. 第 27 章,我和康熙嘮嘮嗑(清穿),默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和康熙嘮嘮嗑(清穿)》最快更新 [aishu55.cc]
就此牽連,對胤禔太過不公,那是...他兒子,他如何不疼。
康熙讓自己莫要想那些還未發生的事情,閉上眼靜心想著,望這一切都來得及。
翌日,當秋暖只在殿中看到五歲的弘晳時,詫異了一瞬,低著頭走了進去,抽空問了陳四,才知康熙在朝堂上說,昨日夜裡思來,三歲皇孫確實有些小了,便把弘晉與弘昱來乾清宮的時間推遲了兩年。
另說:日後阿哥們的兒子,滿五歲,每年可來乾清宮一月,太子因身為儲君,子孫皆是重要,則需每日來乾清宮,讓他親自查驗功課。
最後說了句:此事不容再辯。
就一錘定音了下來。
昨日因康熙答應讓弘昱來,而自得的大阿哥,如同在寒冬臘月裡被澆了盆冷水,要是隻有推遲兩年,這是無礙的,因為弘晉也推遲了,可康熙加了後面的話。
除了太子的兒子,其他阿哥的兒子全都一樣,年滿五歲,每年只能來乾清宮一月,那他就和其他阿哥無甚區別了。
康熙的決斷,無人敢再進言,哪怕是大阿哥一派的朝臣,也無話可說,是不讓其他阿哥的兒子入乾清宮,還是說讓大阿哥的兒子和太子那邊一樣。
前者得罪人無數,後者,心思太過明顯。
秋暖眉頭擰了下,康熙這是睡一覺想明白了?還是覺得孩子太鬧騰了?
不過這樣也挺好,辛虧昨天沒收那副東珠耳環,要不然拿著真燙手。
退了朝,太子故意離索額圖稍遠了些,四阿哥走上前,輕聲道:“汗阿瑪此舉英明。”
太子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胤禛莫要思慮過多,汗阿瑪凡事都心思透亮,大哥雖愛與我鬥氣,但是心裡應當也是明白的。”
四阿哥話已到喉,又咽了下去:“希望如二哥所言。”
對這個心思沉重,不愛說笑的弟弟,太子也是無奈:“一切都有汗阿瑪在,你下了值去茶樓聽聽曲,野外跑跑馬,別一頭扎進吏部出不來。”
四阿哥:“我剛到吏部,近兩年的卷宗還未看完。”
明知勸不動,太子也只能放棄。
外放的風風雨雨,都與乾清宮無關,秋暖像是待在最安全,也是最危險的地方,每日重複著相同的事情。
不同的是可以旁觀康熙的生活。
這日秋暖上值時,剛巧四阿哥在殿內與康熙談事,她便在外間站了站。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歷史上的雍正,此時不過二十一歲,卻已顯得老成持重,秋暖偷摸看了眼,哪怕說著話,神情也是淡漠的,不苟言笑。
不過一會,四阿哥就退了出來,走至殿外停下腳,看了秋暖半晌,似是打量:“剛到汗阿瑪身邊來的?”
秋暖低著頭道:“回貝勒爺,奴婢剛到乾清宮兩日。”
“叫什麼名字?”
“秋暖。”
四阿哥點點頭,名字在他舌尖繞了一圈,記了下來:“嗯,好好當差。”
他轉身離去,秋暖摸了摸額頭上不存在的汗,嚇死她了,她還以為剛才偷看的一眼被發現了。
他和康熙相比,秋暖情願是跟在康熙身邊,在她看來,康熙這個人最起碼還是講理的,四阿哥就,也不是不講理,就是沒那麼大的度量,心思難猜,還記仇。
應是手頭的事忙完了,日頭還未落西山,康熙讓梁九功把十三阿哥喊了來。
這也是秋暖第一次見到他,今年只有十三歲的十三阿哥,比康熙矮了半頭,瘦的有些憔悴了,見到康熙未語就先紅了眼眶。
康熙也嘆了口氣,走了過來,親自把兒子扯了起來。
已到飯時,一旁的太監有條不紊的擺著膳食,康熙落座,讓十三阿哥坐在旁邊。
十三阿哥卻跪了下來,一個頭磕在地上:“汗阿瑪破例讓額娘入了帝陵,兒臣替額娘謝恩。”
說完眼淚也砸到了地上,康熙原本就未消散的悲切,又籠罩在心間:“起來吧!陪汗阿瑪用膳,我知你捨不得你額娘,朕也捨不得你額娘,但人死如燈滅,不可強求。”
十三阿哥站起身,臉上淚痕明顯,秋暖適時的遞上一方錦帕,這原就是伺候他淨手用的,提前拿了擦淚,也不為出格。
那一跪,像是把心中的鬱結吐了出來,十三阿哥恢復了些精氣神,康熙有意開導,幫他夾了菜,期間說些他兒時的趣事,氣氛倒也是融洽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