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周恩來26年總理風雲,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驗性反應堆和一個迴旋加速器。
對美國的恐嚇,國際上有些人很擔心。
1955年1月28日的中南海,曾有這樣一幕:芬蘭駐華大使孫士敦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在座的有周恩來等人。
談話中,這位外國大使過分地誇大原子彈的作用,他說:“有幾個氫彈投在中國,中國差不多就完了”。
周恩來當即表示:“人是活的,不是死的,原子彈危害最厲害的是工業集中、人口集中的國家。”
毛澤東坦然且風趣地回答:“即使美國的原子彈威力再大,投到中國來,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燬了,對於太陽系來說,還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對整個宇宙說來,也算不了什麼。”
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話再一次明白無誤地告訴國際社會: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再也不是任人擺佈和任人宰割的民族。
就當時而言,有蘇聯的幫助,中國更沒有什麼可怕的。
蘇聯許諾幫助中國,中國政府迅速做出了反應。
1955年1月18日,《人民日報》等報紙刊登了蘇聯部長會議關於蘇聯幫助中國和平利用原子能問題的宣告。隨後,在周恩來主持下,起草了中國政府有關和平利用原子能問題的決議。
1月31日,周恩來向國務院全體會議第四次會議作了《關於蘇聯在促進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給予中國以科學、技術和工業上的幫助問題的報告》,首次在國務院系統通報了情況,並作了動員。
周恩來說:“對中國來說,這是個新問題。現在是原子時代,原子能不論用在和平或者用於戰爭,都必須懂得才行。我們必須要掌握原子能。”
他還從兩個方面闡述了掌握原子能的意義和作用:“從積極方面來說,我們要公開地進行教育,認真地進行工作,積極促進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從消極方面來說,要號召人民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