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1421中國發現世界,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噸的樹葉來餵養。
在皮瑞·雷斯圖上,對這種動物的外在體形描繪是相當準確的,還表明這種動物是南美洲獨一無二的,此圖只能是圖示的巴塔哥尼亞,不可能是其他地區的描繪。因此我確信圖上西面所畫的山就是安第斯山脈。山脈沿著太平洋海岸向北延伸,而從大西洋那面看是看不到的,因為群山離東海岸有數百英里的距離。在第一個歐洲人到達南美洲或者太平洋之前,那個最初繪這幅圖的人肯定是從太平洋沿岸航行的,載著他的船要麼是透過麥哲倫海峽,要麼是勇敢地面對合恩角永無休止的驚濤駭浪。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新世界(3)
由於知道了巴塔哥尼亞的面積,我能夠準確地判斷出皮瑞·雷斯圖的比例,並標出圖中陸地和島嶼的緯度。白角(Cabo Blanco)是在南緯47°20′,所以皮瑞·雷斯圖底端的島嶼的緯度肯定是南緯48°43′—恰好與南捨得蘭(South Shetland)島的緯度一樣。我現在瞭解到,在第一個歐洲人到達南捨得蘭之前,那個最初繪圖的人已經在400年前乘著船發現了南極洲和南捨得蘭。正如後來我發現的那樣,那些荒涼、幾乎是無人居住的島嶼對於中國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繪製南到南極洲、北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覆蓋了從陸地到大洋綿延數千裡的地圖,肯定要花費那些富有技巧的測量員和水手們成千上萬的人力和時間。要想覆蓋這麼遠的距離,繪圖的工程必須通力合作,這就涉及到了對不同艦隊的使用問題。在歐洲人到達南大西洋之前,惟一有能力提供這樣的船隊航海的國家是中國,而這種提供給中國艦隊測量的機會只可能在鄭和航海中永樂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421~1423年)的那兩年“失蹤”航行。雖然我想我是對的,但是我仍然沒有找到中國人航海到過南美洲的第一手證據。要證明這一點,最明顯的證據將是來自一艘裝滿明朝早期瓷器的寶船的殘骸。在世界上要來推測中國的寶船是否在某地出現過,這樣的殘骸將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在南美洲的沿岸找到這重要的殘骸卻可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況且由於持續不斷的暴風雨和強烈的潮起潮落會沖毀船的殘骸,並且捲走那些撒出的貨物。所以尋找寶船的工作雖然有待進行,但看起來這不太可能在短時間裡完成。
此時,我需要一個臨時的解決方法。比如,當第一批歐洲人到達南美洲時,他們是否發現與他們到達中國時發現的植物或動物是一樣的呢?或者說,當第一批歐洲人到達中國時,他們是否發現中國的植物是與美洲一樣的呢?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艦隊是否帶了一些回國呢?幸運的是,許多知名的學者已經研究這個問題很多年了。(10)我之所以能夠被他們的工作吸引是在一次拜訪秘魯的旅程中,在一個黎明被雞鳴聲叫醒的一個結果。我在馬來西亞居住過,記得很清楚在早上亞洲雞的叫聲—“咯咯咯(kik…kiri…kee)”—與它們歐洲的同類“咕咕咕(cock…a…doodle…do)”的叫聲有明顯的不同。當時我正躺在床上,我聽到了熟悉的“咯咯咯”的雞叫聲,於是我很好奇,為何是亞洲雞而不是歐洲雞,它們是如何來到秘魯的。
這些家養的雞起源於數千年前東南亞洲的叢林,包括中國南部、安南、占城、柬埔寨和馬來西亞。這種型別的雞與歐洲雞有著明顯的不同。當麥哲倫到達里約(Rio,此地現在也用此名),他“得到了很多雞,……因為用一個魚鉤或一把小刀就換了當地人6只雞,甚至擔心當地人是在騙我”。(11)但後來麥哲倫和這些西班牙征服者發現南美洲的雞和歐洲的那些“糞堆上的家禽”有很大的不同。雞分為完全不同的四類。馬來種瘦瘦、高高的—以至於能飛到餐桌上來搶食物吃。它們的頭細細的,更像是火雞,從喉部到胸脯都沒長毛,光禿禿的。中國種的則是矮胖矮胖的,身體有點肥,羽毛鬆軟,翅膀短短的,腿上長毛。這種雞有著很小的尾毛,還有著小小的、短的、不甚發達的骨刺。它們都不擅長飛翔,性情很溫順。到目前為止,這種有著鬆軟羽毛、以黑色素為主要特徵的雞(“以黑色素為主要特徵”是指這種奇特的雞的羽毛、面板、血液、骨頭都是以黑色為主)在拉丁美洲已經到處都能發現了。第四種雞就是亞洲捲毛雞,①這種雞身上的羽毛是彎彎曲曲的,而不是平直的。而且在公元1500年左右,這種捲毛雞已經遍佈南美洲了,而在地中海世界還沒有相似的雞。或許最令人吃驚的不同是,這種亞洲母雞生下來的蛋是藍色殼的,與之相對照的是歐洲母雞產下來的蛋是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