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歸寧,田園步步嬌,楠木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初二這天凡是出嫁的閨女俱要歸寧,帶著相公以及兒女回孃家拜年,和許久未見的姊妹兄嫂弟媳,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李氏早在年前就期待著這一天了,上次聽哥哥送年禮時說自家爹腳腫身子虛,她心裡一直七上八下就沒有安生過。好不容易過了除夕,捱過初一,到了初二,終於可以去孃家了。

也就是今年初二可以去,擱往年陳家兒媳婦這一日都不許走孃家,在家裡單等著文嫡走孃家,這樣一拖拖到初八九,帶兩包果子、二斤紅糖還要看陳老太太的臉色。幸好李氏的幾個嫂子是知禮的,不計較。若是那般計較的嫂子,不等看茶,就把那點子東西摔臉上去了。

就說張氏的嫂子,年年回去,都會諷刺幾句,鬧得飯都吃不好。自打三蛋出生後,張氏逢年過節也不上門了。

初二走孃家是鄉間年節最隆重的事情,哪一家不把節禮備的足足得,就是那貧困人家寧願借銀子,也不願帶兩包果子被孃家人看輕。

一大早陳老太太就罵段家,陳雪嬌支楞著耳朵聽了聽,原來文嫡今年初二不能來孃家走親戚了,她那頭的大姑姐初二回孃家,段家老太太命倆兒媳婦留家裡陪客。

陳老太太起了個大早,磋磨著趙氏、張氏、蔡氏切菜、過油、割肉,比那過年還熱鬧,等的就是親閨女來家裡頭。一接到信說今兒不能來了,初五回孃家,一口氣沒上來差點背過氣去。

“段家閨女走孃家,我陳家閨女就不是沒孃的?她走她的,關我家閨女屁事?”

她也不想想往常她的做派和段家老太太一樣。只她的有道理別人的都是無理。

自打成親以來,頭回初二走孃家。李氏備足了節禮,半腔羊、一隻豬頭、十斤豬肉、四對活雞、八盒攢絲禮盒裡裝著各色糕點、兩匹水滑上好緞子。

陳秀才身子能活動了,作為女婿自然少不得要去。

把東西放在平板車上,趁著天早路上積雪還未融合推著去了鎮上,把平車放在文英家,重新僱了一輛馬車。

這會兒還早。一家子都沒有用早飯。正月裡頭鎮上鋪子都不開,只有一些小吃攤子一溜兒擺在城牆下,有雞絲麵、小肉餃、水烙饃。

陳秀才地上幾個銅板。給自家妻小買了水烙饃。水烙饃用死麵放在蒸鍋裡隔著水蒸熟,一張張透明的發亮,揭下來放上鹹魚片、土豆絲、煎雞蛋、油汪汪的辣子,撒上蔥末。一口咬下去滿嘴餘香。

怕光吃水烙饃會渴,在另一個小攤兒上買了幾碗豆漿。一氣灌下,既解了渴又暖了身。從鎮上到李家莊,剛好順著小淮河,河岸都被雪覆蓋。白茫茫的一片。

臨河的人家,給河岸兩旁柳樹上頭都扎著紅紙紅布,從橋上看過去跟著北風輕搖。搖的紅布也在晃盪,紅彤彤的一片。

到了李家。一大家子人都湧到院子門口迎接。因著李氏是頭一回大年初二回孃家,三個嫂嫂們商量了把回孃家的日子往後推,單等小姑子一家。

李老太太看到雪嬌幾個外孫從車上下來,早笑的合不攏嘴,一把將陳雪嬌摟在懷裡,又扯著齊平問冷不冷。

李氏先還不覺得,見到爹站在李氏身邊,臉比往日瘦了些,眼淚就上來了。

李老爺子一路逗哄齊平,嘴裡給李氏說:“……你看我瘦了,我這瘦的好,我那病不是啥大毛病,就是之前肉吃多了才犯暈。”

李氏聽了這話,瞅著爹瘦是瘦了,精神頭不錯,心才略微放了放。

到了屋裡,李老太太一邊一個摟著雪嬌和齊平,撿桌子上的軟糯山楂糕往倆孩子嘴裡塞,屋子裡火盆燒的旺旺的,把幾個孩子的臉映得紅彤彤。李老太太看到女兒女婿連同幾個外孫都一色的鮮亮新衣裳,褪掉了外頭襖兒,裡頭的薄衣裳和外頭的襖是一個顏色,知道是扯了整匹的綢緞縫的。

李老爺子挨著陳秀才,越看這個女婿越喜歡。雖然女兒嫁過去日子一直不好過,可架不住女婿是個讀書人給他帶了面子。往常鄰居有閒言碎語傳來,他一概不理但心下也難受,如今看到女兒家日子過的紅火,年前年後都送了重禮,於是笑開了眼。

屋外自有男人們說話,李老太太眼見得女兒的日子也一日日好過起來,眼睛跟嘴巴一齊彎,拉著李氏娘仨進了內室。

陳雪嬌、陳雪如坐在裡間屋子裡,和李嬋嬋一起說著年節的趣事。

李老太太眼珠子在閨女身上掃個遍:“如今你的日子好過了。”抬起李氏的手,摸了摸手上的鐲子,掂了掂道:“這是金的?”

李氏解開手上的鐲子笑著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