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送考,田園步步嬌,楠木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嗣單薄,嫁過去七年才得一閨女,後來又小產過一回是個哥兒,從此傷了身子便再也沒有懷過。求送子觀音這事先瞞著丁府大奶奶,丁府大爺看著是個好的,可空有其表,自打蓋頭一掀便把原配丟在一旁,大奶奶自打傷了身子便心如死灰,再也不求兒求女也不指望丈夫了。
可吳家老太太急,為著愛姐兒,又不能讓自家閨女和離,日後愛姐兒出了閣,閨女沒個兒子到老了怎麼傍身,雖說丁府大爺一屋子的妾,任一位妾生下兒子俱尊稱自家閨女為母親,可到底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養出來的是白眼狼還是好兒子還不一定的,在加上丁府老太太那個老糊塗提拔一個丫鬟出身的姨娘做了二夫人,待她有了兒子豈不是和自家閨女一般平起平坐的平妻了。吳老太太四處打聽,得知白土鎮的繡坊繡出的像最靈活,便讓貼身的嬤嬤親自跑了一趟來求,閨女屋裡不願意掛鬼神之像,她來替閨女掛在吳家,日日三炷香的供著,誠心的求著,就不信她閨女命薄生不出兒子來。嬤嬤也是個通透的人,聽雪嬌話說的如此直白,不消多說,便把銀子當場交付了,一般人家都是交的定銀,她交的是四十兩現銀,只等七日後來取繡像。
繡坊每日都有進項,不過一季的春秋,連李氏都不成想日子還有這樣好過的時候。
剛進入八月,閤家上下便開始準備齊安入考場的事情了。
雪嬌前世以為考秀才舉人在容易不過,可沒有想到要經過那麼幾層考驗,簡直比前世的高考還繁瑣。
本朝規定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只有透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成為童聲,方有資格參加院試,院試當中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
陳齊安這才是頭一回參加考試,科舉的路才邁出一小步。雪嬌不曉得他是真的鎮定還是裝的鎮定,出發去縣裡他顯得胸有成竹,頭一晚上他遵從黃秀才的叮囑,沒有看書沒有熬夜,早早便睡了。
只可惜的是陳秀才還要差幾日才能來家裡,不能親自送齊安去考場。
縣試定於八月初七、初九、初十三天,考過這三場,成績優異者才能入府試,府試也是三場。考試時,一個學生坐在一個棚子搭成的考場裡,吃住如廁俱在裡頭,李氏早早準備了吃食、鞋襪、換洗衣裳、筆墨紙硯,一應全部放在包袱裡頭。
“到了考場飯都是冷的可怎麼辦?”李氏眉頭緊皺。
“聽人說那考棚裡頭到了吃飯的點會有火爐,可以煮茶、烤食物。”雪嬌不讓李氏裝希軟食物,考場裡不方便吃湯帶水的東西,“不若帶些肉乾、煮熟的鹹鴨蛋、饅頭片,放在炭火上烤,熱熱的吃起來,豈不是比那湯湯水水的更好。”
李氏只覺得這主意好,和雪如兩個把饅頭切片,放在油鍋裡煎的雙面透黃,灑上鹽巴,裝在罈子裡。買了上好的牛肉、豬肉,切成骨牌大小的片,在油鍋裡過了,放在滷料的大鍋裡浸透了味,放在爐子上蒸乾水份,碼在瓶子裡。到了考場,齊安吃時取出來放在炭火上烤熱,夾在饅頭裡就著熱茶吃就行。雖說八月的天,秋意不濃,可晚上到底涼了些,在考場裡怎麼能禁得住,李氏特意翻出來冬天的夾襖,又用南邊來的綢子給縫了一件厚襖。
考試自然要提前去縣上,陳秀才不在家,一應俱是韓掌櫃的操辦,他兒子韓行健和齊安一樣要去考試。他早早在考場旁邊租了個客棧,待去縣上的那日,親自來接了齊安和黃秀才兩個。趙一鳴因為為爹守孝,得三年後才能考,一大早也趕來為齊安送行。
齊安才走了一天,李氏便唸叨。
第二日收到丈夫的信,說船已經行到太平縣,貨物賣完後,便走陸路到徐州府。
這一次是真的了,幸好家裡的屋子已經清掃了一遍,原先的牆粉刷了一層,如今整個屋子整的雪洞一般,就盼著陳秀才歸家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