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臘月,田園步步嬌,楠木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老太太一進家門便躺下了,誰喊也不起身,飯也不吃水也不喝,直直躺了五天。
陳雪嬌這邊,該有的禮節還是做到的,眼見陳老太太這個樣子,李氏還命石頭去鎮上請了郎中,抓了藥。
那村子裡的人見了,未免議論紛紛,交口稱讚陳家大房不計前嫌。
有那等厲害的媳婦,見了李氏,直接說起陳老太太:“你心忒大了,她又不是你正經婆婆,她都要害你兒子了,你還給她請郎中抓藥的,拿錢你扔進水裡也能聽兩聲水聲,到她那裡可是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旁的和李氏交好的媳婦便跟著附和那厲害媳婦的觀點,話裡話外頗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李氏聽了這話便笑笑,一句話也不願意多說。
這樣以來,陳雪嬌家的名聲不僅僅在村子裡,在整個鎮上也響了起來。
陳雪嬌站在鹹鴨蛋作坊裡頭,看著女工們忙裡忙外,心裡頭比蜜水還甜。
村子裡怎麼議論陳老太太,怎麼議論自家,她清楚的很。可以說這種輿論走向完全是自家在控制,從此以後自家佔著主動權,上房的各人,只怕再也傷不到自家了。
給陳老太太請醫問藥這事,雖然是由李氏出面,卻是自家商議的結果。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一則大房如今不缺這個錢,二來陳老太太終究是陳秀才名義上的母親,別看她過堂那會鎮子上的輿論站在陳雪嬌一家,可日後陳老太太真的有個三長兩短,那時候旁人便不管陳老太太的惡毒心思,輿論風向則會轉變。在這個時代行走。名聲對一個人的生存是重要的,特別是對陳雪嬌家來說,尤其重要,首先陳子敏是個秀才,這個社會對他的道德要求標準要比白相高的多,在一則陳雪嬌家如今又是開鋪子又是開作坊的,名聲比陳秀才讀書人的標準還要高。輿論真的顛倒了過去。誰還敢和陳家大房做生意。
於是,一家人商量了,陳老太太堂也過了。驚嚇也受過了,懲罰也不能太過,畢竟中間還夾著陳老爺子。給她請個郎中瞧瞧,間接告訴陳老爺子。他們是就是論事,而並不是故意報復陳老太太。不光如此,外人知道了,也只有贊陳雪嬌一家好的。
花錢買名聲並不吃虧。
這並不是他們一家子過於聖母,事實上。他們決定日後對大房各人不會像以前那樣包容,不僅陳老太太,包括陳老爺子。
村子裡發生的都是雞毛蒜皮的零碎事。陳老太太過堂的事情便算是其中的一件大事,大家三五一堆。*一夥,常常聚在一起討論陳家的事情。加上冬日沒有活計,對村民來講,是一年當中最清閒最放鬆的時節,平日裡說不上的八卦,都在此時被翻騰出來。由陳老太太下咒齊安的事情,一直說到她怎樣苛待李氏的往事。這些話,經過張氏的嘴傳進陳老太太的耳朵,她更加不願意起床了,就連陳老爺子也不願意出去,按他私下裡的說法是丟不起那個臉。
一直到半個月後,也就是進入臘月底了,大家才把八卦陳老太太的興趣,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來。
一進入臘月,連下了幾場大雪,官道徹底封死了。陳雪嬌家的鹹鴨蛋鋪子便關了張,那些醃製好的鹹鴨蛋可以存放許久,俱都擠擠挨挨的堆放在作坊裡頭。陳雪嬌一點都不擔心銷路,因為這些鹹鴨蛋都是按照酒樓的預定,提前醃製好的,只等雪化或者開春便運到鎮上或者徐州府上的酒樓。
陳雪嬌在做生意中多留了個心眼,每次都會白紙黑紙簽上契約,下了定金,這樣也不擔心酒樓會反悔。
鎮上的繡房生意卻越到年下越紅火,不僅接了大戶人家的生意,那些小門小戶的生意也接。
臘月裡,年味便重了起來。鄉下人家即使是在冬日清閒時候,娛樂活動也不多,這樣冷的天,只能聚在一起閒聊,正是因為這樣,大家才盼望著過年。趕集、去鎮上聽大戲、喝酒、摸牌,只有過年的娛樂活動才多一些。
進入臘月,大家便開始備起年貨。
吃完早飯後,陳雪嬌一家把門口的雪清掃乾淨了。陳老爺子一直都是個勤快的人,雪剛停下,便發動大家將院子裡的雪清掃乾淨,只在牆角留下兩堆,供幾個孫子堆雪人。
剛清掃完雪,陳雪嬌將掃把收拾了一番,抬起頭,就見陳老太太矗立在上房簾子下,眼睛看向外頭,發出陰冷的光。
這還是近一個月來,陳雪嬌頭一回見到陳老太太。她消瘦了不少,穿著一身寶藍色對襟褙子,頭髮利落的挽了一個髮髻。
陳老太太一直在屋裡躺著或者躲著,根本就不願意出來見人,也不再像以往那樣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