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種瓜得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9 首輔,狀元辣妻,王婆種瓜得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論自己捂住,還是捅開,都會成為自己的汙點,面對這一次的言官強力抨擊,首輔自我辯駁,詳細說明了自己發現大規模洩題事件後處理的依據想法。
最後也提出引咎辭職,這件事弄的太大,其他儒臣縱然有為其辯駁的,但在強大的彈劾潮水中,卻也顯得無力。
首輔下堂,勢在必行,繼任首輔的人選,頓時各個勢力為了推出自己的人,不予餘力的吹捧自己,彈劾對方,一時間,朝廷熱鬧非凡。
但朝堂的熱鬧非凡,不影響江南學子補考,這一次江南學子,僅僅幾百人,皇上親自當場出題,考完當場帶著內閣閱卷。
皇上看到了這一群學子,跟首輔顧甘濤說的那樣,極為有骨氣,若是再有真實水平,應該能成為大周棟樑。
顧甘濤同時也微微暗示皇上,太子一路對他們照拂有加,有布恩嫌疑,皇上了冷笑,想搶朕的人才,也得朕願意。
是以這幾天,皇上扔下首輔內閣的事,先給他們互相攀咬去,等攀咬出來人選,用不用還不是在自己。中立派的顧甘濤走了,中立派自然還是會再捧出一個首輔,次輔這一次一樣沒有逃過彈劾。暫時不著急,先把這一群有骨氣的學子,折服住再說。
一個皇上親自當場出題,當場閱卷,考中的學子,當場成為皇上的學生,這可不是太子那一點布恩能比對了的。
對了,聽顧甘濤說,江南有七君子之稱的七人,竟然是以徐寅為首,每一個人都挺到了最後,並且他們七人在路上,並沒有像其他學子那樣,表現出對太子感激涕零的狀態。
這一次,希望徐寅跟他的七君子,能好好考中啊,朕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名聲好,又忠於自己的人才。
三天會試,皇上一直都在會場,果然如皇上預料的那樣,很多江南學子,對皇上產生了師生般的敬仰跟孺慕,不僅僅有對皇上的敬畏。
江南學子補考結束的第二天,成績全部公佈出來,這一次雖然還是淘汰了不少學子,但這些淘汰的學子,名聲不受一點損失,皇上親自說的,他們下一次還可以再考,跟太子說的只要考不中,還是算舞弊的做法,是不同的,頓時太子在這些落榜舉人心裡的影響一掃而空。
叫皇上更為高興的是,以徐寅為首的七君子,竟然都考中了,成績都不錯,尤其是徐寅,見解更為符合自己,書法簡直有大家之風。
謝文婧,朕雖然拆散了你們,但朕說過,只要你做的好,朕會好好補償你,哪怕這個徐寅,朕也跟他應該有的功名跟名譽。
南北兩方的殿試,一樣分開考,各自有自己的排名。各自會產生自己的狀元榜眼探花,這樣就不至於南北交惡。
殿試的閱卷,由內閣批閱,試卷是糊名批閱的,由他們挑出南北各地的前二十名,交給皇上批閱欽點名次。
這二十人是要留在朝廷,重點培養的庶吉士,特別是前十名,將來極有可能入閣拜相。剩下的進士會補充到下面具體部門,直接接管具體事務,今生不會再有入閣可能。
相當於殿試名次決定未來走向,二十名是個分水嶺,可見多少人要爭破了頭,原本很多江南官家貴族,儒家大世家,都有暗招,只要自己子弟考入進士,內閣裡就有自己人將自家子弟弄進前二十名。
可惜江南這一次的舞弊之案,首輔一下子就將那些人打出進士之外,這下江南學子倒是真正爽了一回,全靠真本事。誰也別想人情子弟進二十名。
當然這前二十名哪怕是有人情,文章也要上等,若是遇上特別優秀的,內閣誰也不敢藏私,畢竟這些殿試試卷到最後,還要全部面相大周公開的,若是敢遺漏絕世文章,誰也扛不住名聲打擊,要遺臭萬年的。
想做人情,也得在不相上下的文章上面做,這樣既可以送人情,也可以保護顏面。
徐寅果然高中狀元,徐寅的字跡,皇上曾經閱過,自然一眼看中,儘管是糊名的試卷,但不妨礙皇上認出他的字跡。
不過皇上也不得不承認,徐寅的試卷,當之無愧獲得狀元,比江南的榜眼高出不少。不僅僅字跡,還有文章嚴謹,見解獨到,務實,倒是個真正的人才,難怪謝文婧能看上他一個寒門學子。
謝承玉,謝承進兩兄弟的試卷卻被內閣的幾個閣老,排出北方二十名之外,次輔特意檢視過謝承進,謝承舉兩人的會試試卷,自然牢牢記住他們的字跡。
幸虧北方有燕京大學,很多優秀學子的文章,比謝承玉兩兄弟來,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更好。
將他們放在二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