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種瓜得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4 不能急,狀元辣妻,王婆種瓜得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還不能急,要等武王名聲響亮起來,等世安再大一些,知禮懂禮一些,再對付軒轅氏,將她打入地獄,太子也得跟著完蛋,武王才能被儒道正統接納,還有其他幾個蠢蠢欲動的兒子,也得收拾好才行。整天就知道巴結太子,嘲諷武王,哼!
眾人聽到皇上要為他們敬酒,急忙恭謹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拜謝皇上。眾士子更是極為激動,皇上英明!
酒過三巡,皇上示意他們可以隨意,他自己則是親自步入士子中間,收攏士子,不能被這些各懷心思大臣搶了自己人才。
不論這些人最後會傾向誰,第一忠孝的一定是自己。這是皇上收攏才子的目的。
朝臣分派,並非壞事,朝臣若是鐵桶一般,對皇權來說,絕不是好事,駕馭好黨派,也是必須的平衡之術。
“你就是徐寅,南方狀元,朕聽說你還是七君子之首?”皇上有意第一個關照的是南方狀元,讓北方狀元軒轅著冷著去,敢汙衊朕的兒子孫子?回頭再收拾你!暫時收拾不了你軒轅大家,還收拾不了你一個毛小子?
“學生惶恐,那七君子之首的名譽,學生不敢當!學生身邊的這六個好友,跟學生一樣,志同道合,願大周繁榮昌盛,願大周百姓安康,願為皇上,獻出學生的畢生。”
徐寅一邊用沉穩堅定的語氣,表態,一邊示意其他六人,跟自己一起表態,自己七人,剛剛沒有接受他人的拉攏,現在皇上來了,便直接表態效忠皇上,哪怕言辭有些近乎諂媚,但自己急迫需要皇上的恩寵,才能發展自己勢力。
前世的自己,在翰林院觀政時間不長,就被人攆出朝臣,雖然是自己故意的,但那段時間內,自己也看出朝堂裡面的派系複雜,皇上對那些沒有身後家族勢力的一心只效忠皇上的朝臣,更為青睞。他們一向不交結任何朝臣,只做事,這樣的朝臣,被稱之為孤臣。
就像戶部尚書劉雲超,就是家境貧寒的重臣,身後無黨無派,更無家世,眼裡只有皇上,在首輔致仕退居燕京國學府任教後,就被皇上直空降至內閣首輔位置,打破了次輔想依次進階的幻想。
大周的皇朝的中立派,其實內有區別,有的中立派,雖然不摻和皇子之間鬥爭,但其內心深處不是以皇上為至高無上,而是以儒道教義為之上,以維護正統為己任,誰當皇上,他們都如此,也可以說他們效忠的是儒道,不是哪一個人。
誰能符合他們心裡的儒道,他們就擁護誰,誰踐踏儒道,他們就跟誰鬥,他們佔據朝堂一半力量,關鍵是大周人從小接受的就是儒道經義。
而中立派當中還有一部分,內心是以皇上為至高無上的,儒道也得為皇上護航,徐寅想想,自己七人,還是站在這個陣營最適合。
徐寅表態結束,七君子的其他六人,一起跟徐寅一樣表態,才入瓊林宴,就被這麼多朝臣,這麼多皇親國戚盯上,剛剛就得罪了不少人,現在寅弟如此表態,一定有他的考量,七君子一體的,他本為首,自然以他的馬首是瞻。不能自亂陣腳,其他朝臣分化打擊了。
“好,好,好啊!朕的江山一定如你們說的繁榮富強!朕記得你們了,你是鎮江陶謙,你是福州沈墨,你是金陵殷中,你是上元孟帆,你是如東朱敏,你是紹興李達。
朕的翰林院,每三年只入二十名,今天,朕就給你們機會,你們各自一展才華,今晚如瓊林計程車子一共是四十名,朕就趁著今晚高興,將此事定下。
你們互相挑戰,也接受朕和大臣考驗,最後由朕跟眾朝臣為仲裁,從你們這些精英當中再選出二十名精英。直接入翰林院,剩下的二十名,就做翰林院預備的庶吉士吧!”
皇上的話一結束,頓時宴會激盪起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競爭公開化,以往誰入翰林院,誰做預備,都在暗處操縱好,沒有想到今天,卻是需要靠公平競爭獲得,一時間,宴會眾人,激動有之,焦慮有之。
激動的幾乎全是這些世子,他們從千軍萬馬當中殺入瓊林宴,心底的驕傲就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對狀元也有心挑戰。畢竟考試試題也有運氣問題。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不會怕了誰!頓時眾士子戰意高昂,甚至有排名靠後的幻想將狀元擠出翰林院,才倍爽!
焦慮的是邊上做仲裁的朝臣,這裡面可是有自己的人,準備好了的進翰林院的,現在被皇上這麼一打亂,還能不能順利進翰林院?操心哪!
“皇上,若是狀元被我等挑戰出局,可怎麼辦?”書生意氣,果然,不少人都對狀元虎視眈眈。
“哈哈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